本报讯(记者 潘敏洁 通讯员 施梦娜)“通过沙盘游戏,我重新看见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家庭疗法成长营解开了我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心结”……连日来,在市教育局开展的一场场教师心理健康赋能活动上,这样的暖心反馈不断涌现。去年以来,我市创新打造“赋能减压、暖心惠师、环境优化”三位一体的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全周期赋能、立体化服务、系统性减负,为全市教师撑起一把“心灵的保护伞”。
“请大家跟随音乐节奏自由律动,感受情绪的自然流动。”在市集云实验学校工会活动室,40名教师正闭目沉浸在音乐中,这样的场景在瑞安教师心理培训活动中已成常态。我市积极构建“专业培训+特色活动”双轨机制,不仅开设压力调适必修课,更推出“系统式家庭疗法成长营”“艺术表达治疗”等创新项目,2024年已开展沙盘治疗、正念冥想等新型干预活动10场,今年预计开展心理主题讲座20场,惠及教师超2000人次。
走进市教工之家,书画创作室里墨香四溢,瑜伽疗愈班中教师们舒展身心。这里已推出27类公益课程,教师可按需选择。“这些活动像心理‘充电站’,让我们学会与压力共处。”多次参加公益课的张老师说。
更令人暖心的是,“教师关爱日”长效机制持续发力,健身跑、文艺展演等活动参与数突破2000人次。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困难教师帮扶中心,累计发放帮扶金20.7万元,为14名患病教师雪中送炭。
“专业力量驻校”工程成为新亮点。我市严格执行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制,累计削减32项非教学任务,同时建立法律、消防等7类专业人才库,让专业人做专业事。193名法治副校长开展268场专题讲座,2400课时的禁毒、反诈宣讲,有效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从“万能办事员”回归育人本职。
从个体心理调适到组织环境改善,瑞安“三位一体”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形成良性循环。“减压不是终点,赋能才是关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瑞安通过环境优化重构教师职业幸福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