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朱慧蕾)“诈骗手段从传统的‘刷单’‘贷款’向‘AI换脸’‘精准话术’等智能化、场景化、剧本化演变,企业老板与财务人员务必牢记‘一再核实’的黄金法则,遇到微信中可疑转账账号,提高警惕,一定要与辖区民警确认,避免落入诈骗陷阱。”4月17日,塘下镇海安工作片举办了“浙青年·爱学习——反诈宣讲”活动,来自鲍田派出所的民警李磊作为“反诈导师”,为参加活动的青年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反诈知识宣讲,帮助他们筑牢青春反诈防线。
活动现场,李磊用鲜活案例敲响反诈警钟。他以近期发生的140万元诈骗大案为切入点,抽丝剥茧,深度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与心理战术。同时,李磊还手把手教学,指导大家安装反诈App,并详细讲解使用方法,让科技成为青年反诈的有力武器。
在分组讨论环节,现场青年探讨了在日常网络社交、通讯往来中,如何保持清醒头脑,识破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在趣味问答环节,他们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这次宣讲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诈骗手段如此隐蔽和复杂。我一定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身边人,让大家都提高警惕。”活动结束后,一名青年感慨道。许多参加活动的人员也纷纷表示,会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化身反诈知识“讲解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家人、朋友、同事以及辖区居民普及反诈知识,让反诈知识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据悉,此次“浙青年·爱学习——反诈宣讲”活动,让青年掌握了实用的反诈法律知识,提升了防范诈骗的能力。未来,海安工作片将持续推进安全建设,不断筑牢反诈防线,也希望更多青年加入反诈行列,以知识为盾,守护自身与他人的财产安全,共同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