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自祥 金冬冬
近日,中美贸易战引发全球高度关注。马屿镇是温州眼镜的主要生产基地,更是当代中国眼镜制造销售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眼镜之乡”的美誉。那么,在此次“关税战”中,我市眼镜产业是否受到冲击?冲击有多大?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请看焦点记者的调查。
关税冲击下
瑞安企业提前布局应对挑战
在浙江方氏眼镜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氏眼镜”)的制造车间里,几名工人正在监控大型数控车床自动生产镜框;在装配车间里,人工依然是主力,成熟的组装工仅需几秒钟就能将胶套装在镜腿上;还有检验人员在打包前快速检查每一副镜架,不时用钳子调整镜架的弯曲程度。钉铰、移印、抛光、包装……根据不同的材质,每条镜架生产线都配备了四五个不同的车间。
方氏眼镜创办于1992年,有着30多年的工艺制造经验,是马屿镇一家实力雄厚的眼镜制造企业。“虽然今年公司有30%的订单受到了影响,但目前销售还是以欧美市场为主。”该公司负责人方孔利告诉记者,该公司的产品目前以出口为主,这次“关税战”,他们受到的影响不小。
提及如何应对,方孔利笑着说,他已提早做好应对准备。2018年,方氏眼镜就开始布局国内市场,在各省发展代理商,目前国内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发展势头良好。此外,方氏眼镜也努力开拓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方氏眼镜内部有一个检测实验室,对镜架产品的耐疲劳性能、抗拉强度、尺寸精度等项目进行高标准的检测。在方孔利看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内需市场中脱颖而出,产品质量是关键。“我们制定了更严格的材料标准、制作标准、最终检测标准,若是某批产品不合格,我们就不投放市场。”方孔利坚定地说,“将来我们进行品牌推广,抓手就是产品质量。”
对于“关税战”带来的影响,瑞安市眼镜商会会长陈光说,确实有一部分企业受到了冲击,但对我市眼镜产业的直接影响还不算大,“目前瑞安的企业有很多是给国内的品牌做代加工的,比如我自己的工厂,有70%的产能是给国内的。”
据了解,马屿眼镜产业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中国传统产业的奋斗史。从20世纪60年代起,马屿人便开始涉足眼镜产销领域,并逐步在全国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马屿眼镜产业不仅是我市四大时尚轻工产业之一,更形成了以眼镜制造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相关数据显示,瑞安90%的眼镜企业集中在马屿,全镇拥有眼镜生产企业300多家,规上企业24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光学镜架超过9000万副,年产值逾3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马屿人在全国眼镜产销大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马屿在外的眼镜经销大军超过5万人,掌控着全国2万家眼镜经销店,年销售规模高达50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突围”之路不必悲观
虽然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企业家们都已经纷纷调整了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品牌建设落后、厂房用地紧张、高端制造不足等困扰眼镜行业发展的老问题又摆在了企业家们眼前。面对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又做了些什么呢?
4月17日,在马屿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温州市聚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签署了年产350万副眼镜框架新建项目。该公司董事长陈郇告诉记者,公司原先只有3条生产线,此次拿地之后,他们计划再拓展6条生产线。
“我们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没有做美国市场。”陈郇表示,从十几年前开始,他们就在打造自己的品牌,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都由自己把握,经过多年培育,自有品牌的生产占比已有80%以上,产品远销至德国、巴西、智利等。陈郇坦言,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培育自有品牌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说了算,现在我们的出口额已经做到五六千万元。”陈郇说。
目前,马屿镇已搭建了一个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即瑞安时尚轻工(眼镜)智慧供应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并于2023年培育出了瑞安市青马创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瑞安市华图眼镜设计有限公司2家省级众创空间。其中,瑞安市华图眼镜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设计研发机构,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职业大学专门培育了一批优秀眼镜设计师。同时,得益于马屿镇完善的配套供应链,该公司不断地将图纸上的设计创意落地为具体产品并推向市场。
在瑞安市华图眼镜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金杰拿着一副智能防控眼镜告诉记者,这个眼镜是他们的一个设计成果,推向国外市场后反响良好。今年,他们计划将这款眼镜推向国内市场。安金杰说:“我们围绕消费者痛点去做创新开发,每年设计创新的款式有四五千个,爆款还是蛮多的。”
安金杰每年都会带队到全国各地进行市场调研,他告诉记者,马屿的眼镜行业有着非常成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其他地方相比有着一定的成本优势。在外部环境变化之后,他认为内销市场的竞争会成为眼镜产业的重点,而在这一方面,马屿眼镜产业的优势很大。
据了解,马屿有两个眼镜产业基地。一个是位于篁社工业区的马屿眼镜小微园,占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它是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项目,被列入温州、瑞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聚了原来分布在各村的马屿眼镜上下游企业,目前已创成浙江省四星级小微园、温州市示范小微创业园。另一个产业基地是瑞安市视觉健康产业园,2021年8月份被列入浙江省重大产业引领类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亩,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目前该园区已成功招引国内眼镜专用设备头部企业浙江日科、江苏凯乐康光学等企业,以及瑞安本土优质的镜架和偏光镜片企业落地一期地块。
由陈光创办的瑞安市帆高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的新厂房就在视觉健康产业园,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公司共有4条生产线,预计在8月份左右开工。今年业绩目标是7000万元,2026年目标定在8000万元到9000万元。”针对“关税战”中外部环境的变化,陈光认为,内销市场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压舱石”,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发展高端制造业是关键。目前,马屿眼镜产业高端制造的部分并不多,这对“马屿制造”的发展是不利的。“总的来讲,此次‘关税战’可能会淘汰一部分低端制造业,而高端制造业还会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陈光说。
【编后】
从地方特色到全国格局,从中国制造到全球视野,马屿眼镜正在书写一段传统产业的蝶变故事。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马屿眼镜人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通过多元化布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举措努力实现突围。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多方支持下,马屿眼镜行业一定能渡过难关,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