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晓)近日,麦当劳电信店内飘着童书的油墨香。记者看到,孩子们捧着绘本看得津津有味。这是瑞安“童书漂流”首批试点开放首日的场景。
“今年我们将在企事业单位、商圈、社区等处建设20个‘童书漂流’试点,首批开放6个点位。”市图书馆“童书漂流”项目负责人李林介绍。
据悉,首批6个“童书漂流”试点在市图书馆、瑞安寓言馆、外滩城市书房、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小学、市实验小学万松东路校区、东山街道瑞东社区和麦当劳电信店,既有文化主阵地,也有教育场景和商业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下一步,在塘下、莘塍等镇街的市图书馆分馆及特色书房也将纳入试点体系,形成“主城区辐射+乡镇联动”的格局。此外,还有8所学校和幼儿园加入,总共将建成20个试点,将童书漂流与校园阅读相结合,打通公共阅读“最后一公里”。
在麦当劳电信店试点,市民陈女士带着5岁女儿捐赠了《瑞安民俗故事》绘本。“去年我们就有参加相关捐赠活动,今年女儿主动要求再捐10本。”她说。
我市图书漂流的传统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2010年市图书馆启用后,“幸福小书包”常年漂流计划覆盖全市,“月阅有约”换书大会每月吸引超过500个家庭参与。如今,在1.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内,童书漂流专区日均流转图书500余册。
随着首批试点开放,我市正以“童书漂流”为支点,撬动全民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通过“固定点位+流动捐赠+文化赋能”的模式,将闲置童书资源与儿童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利用本土元素提升阅读体验,将实现“知识共享”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