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峥 童伟 特约记者 方孔德)眼下正值农作物抢栽抢收的“双抢”关键时节,马屿等地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抢抓农时,借助大型农机全力抢收油菜籽,确保颗粒归仓。
入春以来,随着气温升高,冬季轮种的油菜迎来成熟期。4月25日上午,在马屿田间,收割机隆隆作响,来回穿梭作业。机器齿轮转动间,油菜秆被卷入收割台,快速完成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一系列工序。油菜籽从卸粮口不断涌入车斗,而油菜壳和秸秆则被自动粉碎成末,均匀抛洒田间,实现秸秆还田。据了解,马屿镇这批油菜的种植面积有7000多亩,当前收割的主要是“小黄籽”品种,这个品种虽然产量相对较低,但榨出的菜籽油品质比较好,而且比“黑籽”品种的成熟期提前了1个多月,能与早稻插秧作业实现无缝衔接。
油菜籽被收割后,送往农机合作社烘干,为后续的榨油做准备。种粮大户李师傅今年种植了120多亩本地“小黄籽”油菜,他介绍:“政府有相关补贴政策,冬种油菜按每亩1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我们的秧苗已经培育好了,油菜收割后会紧接着进行耕地作业,之后插秧机就能立刻开展插秧工作了,不耽误早稻插秧生产。”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配套油菜良种良法,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冬季轮种油菜的农户每亩可获得政府补助120元,平原地带连片种植面积超500亩、山区连片种植面积超150亩的,还能额外获得每亩80元奖励。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今年我市油菜种植面积达3.4万亩,“两稻一油”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