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汀田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瑞安市安川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川电子”)获得了“工业领军企业”的称号;在前不久瑞安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安川电子总经理林恩泽作为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出席会议;在刚刚过去的广交会上,安川电子自主研发的混合逆变器拿下了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等境外大额意向订单……七年时间,林恩泽从“蜗居”创业起步,带领安川电子一步步发展壮大,去年企业年营收已突破1亿元大关,今年预计企业产值将突破1.5亿元。
林恩泽的创业故事,正是瑞安新生代企业家奋斗的一个生动缩影。
安川电子的成长最初始于林恩泽一个朴素的想法:学一门技术。
从“学一门技术”到创办安川电子
“90后”创业者的成长之路
林恩泽,1994年出生,汀田街道人,今年刚刚31岁。
提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林恩泽笑着说自己是那种“读书读不起来”的学生。2009年中考后,他以高于职高录取分数线150多分的成绩,选择瑞职集团学校(时称“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就读。“我当时心里想的就是如果学习成绩不是拔尖,那一定要掌握一门技术。”林恩泽说。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为他日后创业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进入职校后,林恩泽很快在电子技术的海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他对电子焊接、元器件组装等实操课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课余时间常常泡在实验室里,不是自己动手制作产品零件,就是尝试编写各种小程序。据他的专业课老师回忆:“文化课并非是林恩泽的强项,但在电子产品组装方面,他有很高的天赋,动手能力极强。而且他情商非常高,与老师、同学相处都很融洽。”
生长在创业氛围浓厚的家族环境中,林恩泽很早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瑞职毕业后,他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用了几年时间潜心寻找创业方向,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能力。“那段时间我经常向办企业的舅舅请教,家族里的长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林恩泽说。
最让他感动的是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他们不仅拿出了家里所有的流动资金500万元支持他创业,还带着他跑遍全国各地的行业展会。“当时在展会上看到一个产品,懵懂无知的我心想这个产品技术难度不大,我也会做,创业就靠它了!”
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2018年,年仅24岁的林恩泽创办了安川电子,主攻高压变频器、逆变器、光伏储能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从职校学生到企业创始人,这条看似“非常规”的成长道路,恰恰印证了他当初“掌握一门技术”这个朴素想法的远见。
从投入500万元到获得第一桶金
技术攻坚路上的日与夜
由于企业核心产品的供应链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等地,创业第一年,林恩泽就果断投入300万元在苏州建立了研发实验室。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高薪聘请了行业顶尖专家组成研发团队,而他自己则常常通宵达旦地编写DSP控制程序。
“DSP控制程序的迭代速度远超想象,可能今天刚完成一个版本,明天就面临淘汰。我每天睡三四个小时是常态,醒来就继续投入工作。”最拼的时候,他保持着“3小时睡眠”的工作节奏:晚上处理完公司事务后,连夜驱车赶往苏州实验室,第二天一早与专家团队讨论技术方案,结束后又立即返回瑞安继续工作。尽管奔波劳累,但谈起那段日子,林恩泽的语气里仍充满激情:“创业初期虽然艰苦,但全身心投入的感觉,真的很充实。”
产品研发出来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为了确保性能稳定,林恩泽在家里搭建测试环境,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调试。他的母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他面前摆着上千个元器件,一个个手工焊接、测试,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最后累得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测试仪器。”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微微发颤,“作为母亲,看着孩子这么拼,既心疼又骄傲。”
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终于换来了回报。经过长达一年的技术攻坚,2019年安川电子的首款产品正式面市。凭借出色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当年就实现盈利70万元。这第一桶金虽然数额不大,却让整个团队看到了希望。
“第一桶金证明我们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也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底气。”林恩泽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壁垒,这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蜗居”到“腾飞”
安川电子完成产能三连跃
连日来,位于汀田街道的安川电子多功能变频器智造建设项目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打桩机轰鸣作业,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占地15亩的企业厂房已稳稳地打下了地基。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高端制造项目的落地,标志着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即将完成第三次产能升级,也见证了一个民营企业从“蜗居”到腾飞的蜕变历程。
然而,谁能想到,安川电子最初竟是从一间800平方米的“阁楼厂房”里艰难起步的?
时光回溯到2018年,林恩泽怀揣着技术梦想,租下别人厂房中间一层800平方米作为创业起点。这个被员工戏称为“阁楼厂房”的狭小空间,被极致地利用起来。60平方米的办公区被分隔成两间,一间是他和团队共用的办公室,另一间是兼具会客与样品展示的小房间,堆满了产品手册和测试样机;300多平方米的仓库塞满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员工需要侧身才能在货架间穿行;400平方米的生产区里,几条简易生产线日夜运转,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那时候,我们连开会的场地都没有,讨论技术方案时,经常站在走廊或仓库角落里比划。”林恩泽回忆着,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安川电子研发出了第一批变频器产品,并成功打入市场。
随着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800平方米的空间很快就不够用了。林恩泽至今还记得那个令人兴奋的转折点:“那时接到一个2000多万元的大单子,按照当时的生产线产能,一个月最多只能生产2000多台产品,但客户要13000多台机器,每天24小时生产也做不出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汀田街道伸出了援手。林恩泽的母亲帮他去街道咨询场地问题,街道分管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给予大力支持,从寻找场地、租赁签约、装修施工到变更注册地址,再到完成企业全部搬迁工作仅用15天。
如今,安川电子租赁的厂房面积已扩大到约6000平方米。说起现在的办公环境,林恩泽既欣慰又无奈地笑着说:“场地还是不够用,现在我们的办公室区域和测试区域连在一起。测试时要对产品进行断电和入水等极限测试,经常会发出‘嘭’的巨响,新来的业务员经常被吓得跳起来。”
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破茧。从800平方米的“蜗居”创业到拥有15亩现代化产业基地,安川电子的发展历程正是瑞安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从自主研发到获得6项发明专利
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新厂房的建设不仅意味着生产空间的扩大,更标志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升级,随着新厂房投用,全自动贴片生产线、AI质检系统、工业物联网平台等先进技术将全面应用。截至今年4月,安川电子已拥有发明专利6项,其中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省级发明专利4项,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瑞安市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核心产品,使产品在能效转换、智能控制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这些成果充分验证了林恩泽坚持创新研发的战略远见。从创业之初,他就投入300万元在苏州建立首个研发实验室,此后每年持续追加研发投入。随着业务拓展,安川电子又在佛山设立第二个研发实验室,目前企业年研发投入已超过800万元。
“产品必须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林恩泽的这句话,已成为安川电子发展的核心理念。
持续的创新投入带来了丰厚的市场回报。2021年,安川电子年产值达2400万元,成功晋升为规上企业;2023年,公司产品首次亮相广交会,一经展出便深受消费者青睐,订单呈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国外订单大幅增加,当年产值飙升至7000万元;2024年、2025年再次参展广交会时,国外订单更是纷至沓来,客户主要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安川电子产品出口占比已超过80%,2024年总产值突破1.2亿元大关。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安川电子的成长故事为年轻创业者树立了好榜样。从800平方米的“蜗居”起步,到如今拥有15亩现代化产业基地;从最初的几人小团队,到如今产值过亿元的规上企业;从默默无闻到产品远销海外——这段创业历程生动诠释了“创新永无止境,奋斗成就梦想”的创业真谛。
[记者手记]
林恩泽和他的团队用行动证明:年轻创业者只要保持对技术的执着、对市场的敏锐、对梦想的坚持,就一定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安川故事”的主角。未来,瑞安必将有更多像安川电子这样的创新企业,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破浪前行,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瑞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