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民生痛点须“向前一步”
■戴志胜

    东山街道东港路,污水横流近一年。周边市民曾多次投诉,然而问题始终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有效回应与处理。近日,东港路的状况再次引发市民关注。面对这条道路污水管网的归属权问题,相关方各执一词,这个原本需要尽快解决的民生“痛点”,成为群众痛恨的“顽疾”。近日,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联合多部门开展行动,困扰群众的积水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解决好民生难题,不仅是群众的期盼,也是政府部门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不过,少数单位“各扫门前雪”,甚至各部门之间“踢皮球”式推诿扯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群众的诉求“石沉大海”,民生问题在条条框框中“打转”,却无一方主动跨出一步,协调解决问题。在“是否归我管”的争论中,相关举措“寸步难行”。长此以往,小问题往往被拖成大难题,小隐患最终会酿成大风险,政府公信力更是在一次次的推诿中消磨。

    解决民生痛点,须“快”字当头。民有所呼,“我”当速应。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往往就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从小区环境到道路交通,从子女教育到养老服务,虽然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有不少是急需解决的实事。相关部门应深化为民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以快速解决问题回应群众的诉求,体现工作力度和为民温度。

    解决民生痛点,须“向前一步”。“向前一步”不仅是态度,更是能力。面对民生难题、责任划分的“模糊地带”,地方和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机制和制度,提前预判、主动作为。杭州推出“兜底服务窗口”,针对办事中的疑难杂症,通过部门沟通协商研判,为群众疏通办事梗阻、找到解决途径,让“难办的事”办得了、“办不成的事”办得成;北京推行“吹哨报到”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提前发现隐患、处置问题;上海建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利用大数据预判民生痛点。实践表明,当部门有了“向前一步”主动作为的举措,许多民生痛点便能消弭于萌芽。

    解决民生痛点,须多方协同。民生痛点之所以难以解决,在于情况比较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积累的矛盾和困难较多,绝非单兵突进可解。唯有多方协同联动,各方力量“攥指成拳”,方能真正纾解民困。东港路持续积水近一年,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从中也折射出相关部门在民生问题上协同治理的短板。好在最终多个部门能够共同发力,一起协商治理之策,这个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希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同样的民生难题,我们必须用好各方力量,协同联动破解民生之困,也要防止“九龙治水”,破解问题虎头蛇尾或是不了了之。

    民生无小事,把民生的事情办好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就更和谐了。相关部门不能止步于“各司其职”,更要“主动补位”;不能满足于“程序合规”,更要追求“实质解决”。当“向前一步”成为城市治理的常态,民生“痛点”方能成为社会“通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才会更加充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瑞深读
   第00004版:有话说
解决民生痛点须“向前一步”
谁是“主人”?
善用AI 尊重知识产权
彰显城市的温度 此处无声胜有声
任性改名不可取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解决民生痛点须“向前一步” ■戴志胜 2025-5-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