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上海印记

    ■金洁

    这是母亲长眠的第九个年头,可时间并没有完全治愈我的伤痛,当母亲节翩然而至,我又想起了天堂里的母亲。

    作为地道的农村妇女,母亲一辈子守着老家,几乎没怎么出过远门,除了唯一一次去海南旅游,温州以外的地方仅去过一个城市——上海。

    2001年,66岁的母亲被查出患有宫颈癌。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和医生默契地隐瞒了实情。当我决定带她去上海肿瘤医院做手术时,母亲却因放心不下生病的姐姐而坚决拒绝。经过我百般劝说、连哄带骗,她才勉强同意。那是母亲第一次在家人陪伴下,踏上前往上海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她嘴里念叨的全是姐姐,满心满眼都是对女儿的深深牵挂。

    三天后,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幸运的是,手术顺利切除了肿瘤,也无需化疗。然而术后的恢复并不轻松,母亲的胃口大不如前。在她勉强吞咽着稀粥时,总会跟我说起她们那代人眼中的上海,她说过去啥好东西都得托人去上海捎带。我笑着应和,还说等她把身体养好了,哪天专程带她到上海游玩。可惜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却轻易食言了,直到母亲81岁去世,我都没有兑现自己这一简单承诺,这也成了我人生中无法抹去的诸多遗憾之一。

    出院回家那天,我们只买到绿皮火车的上铺票。看着身体虚弱的母亲根本无力爬上去,同车厢一位下铺的乘客主动提出换铺。我赶忙致谢并补上车票差价,而母亲从此便将这份善意铭记于心,时常以此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一定要尽己所能伸出援手。

    2009年,父亲去上海做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母亲执意同往。那天,经过手术室外漫长而煎熬的等待后,终于看到父亲平安出来,我们欣喜不已,医生的一句“手术很顺利”更是让我们悬着的心即刻放下。谁知第二天,当我和母亲一大早守在监护室门口想要看看父亲时,却被医生告知,夜里父亲出血很多,情况危急!没等医生把话说完,我瞬间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整个人瘫软在地。母亲听不懂普通话,不知道医生对我说了什么,但从我的反应中觉察到事情不妙,那一刻,她竟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她缓缓蹲下,紧紧握住我的手,温柔而坚定地安慰我:“别怕,你爸一定没事的……”

    当天下午探视时间,母亲迫不及待进入监护室,神情凝重地来到父亲病床前。见父亲浑身上下插满各种管子,母亲眼眶泛红,心疼不已。她轻轻拉着父亲的手,就那样默默凝视,什么也没说,只将满心的担忧与爱意化作无声的力量传递给父亲,直到护士前来提醒。那场景,朴素而动容,多年来如一幅隽永的画面,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最终,父亲顽强地战胜了病魔,康复出院,母亲喜极而泣,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欣喜。

    2011年,母亲患上血小板增多症,我再次带她前往上海就诊。这是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乘坐动车、地铁。那次,由于行程匆忙,我们马不停蹄地在医院与车站之间奔波,无暇欣赏上海的繁华。但即便如此,从上海回来后,母亲依然兴奋不已,神采飞扬地向邻居讲述着旅途见闻,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2016年,母亲突发重病。我们本想带她再去上海治疗,无奈病魔来势凶猛,短短几天,便无情地将母亲带走了。

    如今回首,母亲一生三次前往上海,每一次都与病痛相伴,这于我是难过而忧伤的。但那些在上海留下的回忆,那些与母亲共同经历的时光,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珍贵的礼物,温暖着我的往后余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云江潮
   第00004版:嗨!同学
母亲的美
妈妈的吻
母亲的上海印记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3 母亲的上海印记 2025-5-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