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汝 通讯员 钟晨晨)端午节临近,瑞安已然沉浸在浓厚的“龙舟氛围”中,划龙舟活动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近日,记者从市非遗中心获悉,瑞安划龙舟习俗成功入选第十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瑞安传统龙舟旗制作技艺等也列入第十二批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今年的划龙舟活动增添了更为厚重的文化底蕴。
瑞安划龙舟活动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古越族对龙图腾的崇拜祭祀,承载着人们祈求天佑人间平安、年成丰收的美好愿景。瑞安境内河网密布、水道纵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划龙舟活动提供了天然的舞台。每年农历四月初,各地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活动,推选“龙船头家”、开殿门、打龙船鼓、筹款做龙船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有序展开。
瑞安龙舟造型丰富多样,有白龙、黄龙、青龙与红霓鳞等不同类型,船员衣着大多根据龙舟和旗的颜色而定。龙舟一般长约15米,每艘船配备30名桨手,再加上掌艄、司鼓、敲锣、唱神、打旗、催楫等人员,总计约40人。
龙舟活动之所以热度持续不减,其高度的参与感与观赏性是关键因素。活动期间,不同龙舟队伍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竞渡比赛,比赛大多在河阔水深的塘河中进行,常有几十只龙舟同场竞技。叶适在《后端午行》中写道:“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正是对当时划龙舟盛况的生动记录。
在瑞安,不仅有热闹的龙舟竞渡活动,还有精湛的龙舟制作技艺。早在2009年6月,龙舟制造技艺就已列入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5年1月,瑞安传统龙舟旗制作技艺也被列入该名录,林友海被评为龙舟制造技艺项目瑞安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龙舟旗作为传统龙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龙舟颜色以红、黄、蓝、绿、白、青(黑)为主,龙舟旗的颜色根据龙舟称号而定,旗的中间绣上“令”字。在龙舟竞渡中,龙舟旗发挥着指挥的重要作用,有“一旗抵十桨”的说法,同时其鲜艳的颜色也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培育更多龙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养一批有能力、有兴趣、有专业素养的人参与项目的传承活动。同时,推进“龙舟+”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与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联创,开发龙舟主题特色产品,并依托非遗市集等渠道,让更多人接触、体验龙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