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在于高楼大厦的林立、经济数据的攀升,更在于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包容开放的气度。瑞安,这座枕山襟海的千年古邑,正以山海般的胸怀接纳天南海北的追梦人。在这里,每一份拼搏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梦想都能扎根。越来越多的新居民在这座城市找到归属感,将“异乡”变成“故乡”。“留下来”,是瑞安和新居民这场双向奔赴中朴实而美好的约定。
即日起,本报推出《来瑞安 心最安》专栏,聚焦新居民与瑞安的温暖故事,记录他们从“异乡客”到“新主人”的奋斗历程,见证新居民与瑞安的双向奔赴。来瑞安,心最安;创未来,共精彩!
■记者 金汝 潘鹏程 实习生 孙雯雯
从无辣不欢的湖南汉子到会说一口流利瑞安方言的新居民,从专注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到执掌学校发展方向的名校长,左新彦怀着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怀,用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三爱”理念托起了教育梦,为无数乡村儿童、新居民学子点亮希望之光。
【人物名片】
左新彦,1969年9月出生,湖南零陵人,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中学英语高级教师。1994年8月,他作为引进人才来到瑞安,先后在湖岭镇鹿木学校、瑞安二职、碧山中学、陶山镇荆谷学校、东山学校、新纪元实验学校等学校任职,荣获浙江省春蚕奖等荣誉,获评浙江省农村骨干校长、温州市新闻奖教金优秀校长、瑞安市名校长、瑞安市最美校长等称号。
以方言为桥,融入瑞安教育沃土
初到瑞安,左新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关。他说:“要想融入一个地方,与师生心贴心,尤其是与农村家长顺畅交流,就必须会说本地方言。”
在菜市场里,左新彦一边比划着手势,一边用生涩的瑞安方言讨价还价;逐户家访时,他努力用方言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凭借大学学英语时总结的“胆大心细脸皮厚”的经验,短短一年时间,他的瑞安方言就说得很“溜”了。现在的他,说着同一口方言,和老师、家长没有了“陌生”的感觉。
课余时间,他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上山采野果、下河摸鱼虾,在欢声笑语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渐渐地,左新彦成了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好朋友、好校长。
在碧山中学任教的前三年,他主动承担高强度教学任务,每周24节课的工作强度很大,但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此,他引入了积分卡、情景剧和小组合作学习等趣味教学法,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他所带的班级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也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陶山镇荆谷学校,左新彦同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果,3次获得瑞安市教育教学质量奖等。
以师心换真心,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这或许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曾叩问的命题。从教31年,左新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师者父母心,这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境界。如果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教育就会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碧山中学学生小陈家境贫寒,一度对学习失去兴趣。左新彦把他带在身边,与他同吃同住一年,用陪伴与鼓励重燃其求学信念。后来,小陈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入职阿里巴巴集团,结婚时还邀请左新彦担任证婚人。
作为温州市湖南商会理事,左新彦还积极动员商会的爱心人士同贫困学生结对助学,同时联合本地企业家、校友和社会力量,为陶山镇荆谷学校设立励志兴教专项资金,助推学校发展。
在左新彦眼中,每个学生都是未被发掘的宝藏。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种到学生心中。
碧山中学学生小叶的文化课薄弱,尤其是英语基础很差,但左新彦敏锐地发现他的体育天赋,鼓励他在认真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坚持体育训练。最终,小叶考入瑞安九中,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被浙江大学体育系录取,后来还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以匠心筑理想,把每所学校办成品牌
教育是慢的事业,更是爱的事业,左新彦常以此自勉。自2012年担任校长以来,他始终以此为座右铭,带领多所薄弱学校实现华丽转身。
在碧山中学,他提出打造“农村初中样板校”的目标,致力于提升师生素养;在荆谷学校任职期间,他喊出“教学生九年,为学生一生”的口号,联动17个村社共商教育发展大计。他开辟了10亩劳动教育基地,带着学生一起种植白银豆、瓯柑、杨梅、甘蔗等作物,还开挖鱼塘养鱼,将田间地头化作育人课堂。如今,陶山镇荆谷学校已获评浙江省劳动基地示范学校。
2018年左新彦调到东山学校任职时,面临诸多问题:学校刚由四校教师、三校学生合并而成,学生来自全国22个省份;学校基础设施差,学生流动性强,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教师普遍缺乏成就感。
经过与全体教师的磨合,左新彦带领团队确立了“质量立校”的目标,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学校打造成温州市知名的新居民窗口学校。为了方便新居民家长接送孩子,他将学生进校时间提前至7时,每日准时在校门口迎送师生;在校门口公开校长手机号码,24小时响应师生需求;推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引入专家指导教学;多方奔走争取资源,三年内完成了塑胶运动场、创客基地、风雨走廊、党员活动室、校园绿化、小学部教学楼和学校厕所的改造,电力设施升级以及教室空调安装等26项基建工程,让学校焕然一新。
在他的努力下,东山学校五年内蜕变成为温州市新居民子女窗口学校,两次获得瑞安市教育教学质量奖,荣获瑞安市级及以上集体荣誉30余项,实现了从“薄弱校”到“品牌校”的蝶变。
从新居民到教育领路人,左新彦用31年时间,在瑞安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三爱”教育的动人篇章,用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