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长凯 实习生 李开洋
5月19日上午,刚从杭州返回老家探亲的陶山镇娄渡村村民黄先生,第一时间向“娄渡村民”微信群里转了200元,为娄渡村党建爱心计划捐款。向党建爱心计划捐款已经成为该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习惯,1元、2元、5元、10元……每天都会有村民通过“娄渡村民”微信群向娄渡村党建爱心计划捐款,上演从指尖到心间的爱心接力。“7年来,娄渡村党建爱心计划已经为帮助困难村民、慰问老人等爱心活动发放善款超100万元。”该计划负责人黄则钦说。
集全村之力帮助弱势群体
“陶山甘蔗喷恁松,娄渡萝卜红彤彤”。娄渡村位于陶山镇西部,因为萝卜而远近闻名。然而,又因地处偏僻,村民大多务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并不高,村民因大病等突发原因致使家中生活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
2018年,娄渡村在市文明中心的指导下,由村党员干部牵头,发动村民、在外娄渡籍知名人士等力量,成立娄渡村党建爱心计划,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全村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村民。
“当时,我们想通过党建爱心计划,给村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一个保障!”娄渡村党支部书记黄则光说,党建爱心计划作为基层德治和爱心公益事业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主要用于帮助该村因大病返贫返困的村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村民因大病等突发意外事件急需用钱时,由本人或家属提出申请,经过党建爱心计划审核小组确认,即可发放相应金额的救助款。
村民李老伯是党建爱心计划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年初,李老伯的妻子突发疾病去世,丧葬费让本就不富裕的李家陷入了困境。一筹莫展之际,党建爱心计划开辟绿色通道,给李老伯送来4万多元的救助款。事后,李老伯动情地说:“多亏党建爱心计划的帮忙,否则妻子都没法入土为安了。”
陶山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村级党建爱心计划对大病致贫、返贫的群众有着重大意义,也弥补了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周期较长的不足,值得推广。
爱心互助传递温暖力量
作为德治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载体,娄渡党建爱心计划不仅为村民提供物质帮扶,还会为某一个救助案例发起专属捐款,专款专用,解燃眉之急。
2020年,村民吴某因全身疼痛到温州、上海等地医院检查、治疗,累计花费了10多万元。其间,党建爱心计划为吴某发起专属的募捐活动,缓解其资金压力,让她安心治疗。2024年10月,吴某嘱咐儿子将她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2万元捐给了党建爱心计划。
从“群消息叮咚响”到“爱心账单不断涨”,如今,每天都会有村民在“娄渡村民”微信群里捐款,数额有多有少。为了让每一笔爱心款都能发挥作用,娄渡村坚持自愿捐款、量力而行、收支透明的原则,广泛汇集零散公益资金,让每一份善意在阳光下传递,进一步保障村民的幸福生活。
“村民把钱发到微信群里,专门有人负责接收,并统计每天收到的捐款数额和账户余额,发到微信群里接受村民的监督。”黄则钦说,党建爱心计划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发放善款超100万元,不但帮助10多位困难村民解决了资金难题,还在敬老慰问、村庄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娄渡村民”微信群里已经有上百名村民。
市文明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娄渡村探索设立“党建爱心计划”,逐步形成“道德培育+行为转化+治理提升”的良性循环,引导村民不断积累善行、弘扬美德,不仅让爱心进一步传递,温暖了民心,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