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小玲 蔡鹏程 实习生 白欣怡)连日来,我市持续开展水利工程检查,抓实防汛工作,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6月4日,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万松山塘,与该山塘巡查负责人一起对坝体、溢洪道等部位及监测设施进行检查。万松山塘大坝为土石坝,最大坝高7.89米,属于屋顶山塘,下游影响人口2320人,防汛责任重大。
万松山塘巡查负责人项柱说:“在汛期,我们每三天对山塘开展一次巡查,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则24小时值守。如果发现异常,我们会第一时间对接属地街道和相关部门。”项柱介绍,巡查中一旦发现水位接近溢洪道高程或坝体异常时,他们将加密巡查频次,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下游群众安全。
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工作人员说:“今天我们主要对雨量计、水位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每个设备在汛期都能安全稳定运行,为汛期水雨情监测和预报预警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提前做好防汛工作。”
检查现场,山塘巡查人员打开“瑞安市水旱灾害防御场景应用”App,实时调取当日雨量、水位数据,以辅助检查工作。据了解,该应用于2024年正式启用,收录了全市28座水库、33座规模以上山塘、71处江河水位站、12处潮位监测站的运行数据,加载了实时雨情、实时台风、内涝预报等功能,极大便利了工作人员对汛情的监控和水利工程的管理调度。
今年以来,我市多次对全市水库、山塘、水闸等重点水利工程和水雨情监测设备开展全面专项隐患排查。目前,全市27座中小型水库(不包括赵山渡水库)蓄水总量为1527万立方米,当前平均蓄水量为73.39%;累计出动排查人数530余人次,排查水利工程及山洪风险区481处,发现的溢洪道有障碍物、安全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