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特别奖获得者、日本乒乓球名将福原爱化身“非遗体验官”,走进我市的街巷与博物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从蓝夹缬的瑰丽到木活字的精妙,从宋代点茶的雅致到皮纸素扇的匠心,瑞安用非遗,向世界展示了一座城的温度与底蕴。
蓝夹缬
雕版印染的“唐代密码”
6月28日,福原爱来到平阳坑镇东梨民艺博物馆,现场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安蓝夹缬技艺。这位日本乒乓球明星化身“染艺学徒”,亲手制作了一件独特的蓝夹缬作品。
蓝夹缬是中国传统“四缬”技艺之一,被誉为雕版印染的活化石,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其制作流程包含花版雕刻、靛青染料制作、夹缬印染三大核心工艺。
在参观博物馆时,福原爱对一件件精美的展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看到“鱼子缬”工艺时,她惊叹道:“这个工艺太精细了!做一粒‘鱼子’都要花很长时间。在日本,用这种工艺制作的和服非常珍贵,拥有它是很多女孩的梦想。”在互动字墙上,当她的名字通过扫码手法在万千汉字中精确找到时,这位乒坛名将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在瑞安蓝夹缬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虢指导下,福原爱选择了一件麻料裙装,并精心挑选了唐代宝相花纹样进行创作。
“为什么花版是湿的?”面对福原爱的疑问,马虢解释:“传统工艺要求花版必须保持湿润,所以花版平时都浸泡在水中。”在染色环节,他又提醒:“浸染时要挤出所有气泡,这样才能保证衣服染色均匀。”
“有颜色了!但为什么它是绿色的?”当布料初次取出时呈现绿色,福原爱好奇地询问原因。“这是植物染料的特性。”马虢说,“布料经过氧化后会慢慢变成我们想要的蓝色。”经过两次浸染、氧化,最终揭开花版时,精美的宝相花纹跃然裙上。“太神奇了!好漂亮!”福原爱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我打算改造下袖子,让它更适合夏天穿着。”
近年来,瑞安蓝夹缬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马虢等人采用传统技艺,成功复原了日本正仓院藏的唐代鹿草木夹缬屏风等经典作品,并将这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体验,让更多人关注这项珍贵的非遗技艺。”福原爱说。
木活字
活字里的工匠智慧
6月28日下午,福原爱在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馆参与拍摄《非遗新语》纪录片。她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志仁指导下,亲身体验选字排版、刷墨印刷等木活字技艺,触摸百年活字后感叹中国工匠智慧。该纪录片旨在以创新视角展现非遗活化传承,通过国际名人视角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于次日在瑞安首映。
点茶
茶盏里的风雅宋韵
6月29日上午,福原爱走进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沉浸式感受瑞安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筅击拂、茶面作画。在主角·新中式茶酒馆,福原爱深度体验了宋代点茶技艺。曲水流觞间,福原爱以沫饽为纸、茶膏为墨,在茶面上精心勾勒出“2025瑞安”的字样,并点缀了几颗俏皮的小爱心。“点茶特别有趣,我在上面写了‘2025瑞安’,纪念与瑞安的美好相遇。”福原爱一边展示亲手创作的茶画,一边开心地表示,宋代点茶的雅致,让她惊叹中国古人的闲适与智慧。
拓印素扇
古宅里的时光印记
在百年古宅诒善祠塾,福原爱精心挑选印章,拓印在温州皮纸之上,再制成一柄素扇,亲手参与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每一次按压,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让我想起日本的‘和纸’工艺”,她感慨道,“不同的文化,却有着相似的匠心。”
糖画
麦芽糖里的“爱酱”英姿
“爱酱,这是你比赛形象的糖画,送给你!”在参观云江风物伴手礼旗舰店时,福原爱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惊喜——一幅以她挥拍击球的动作为灵感,用融化的麦芽糖勾勒出她的赛场风采的糖画。“太神奇了!”她捧着晶莹剔透的糖画,笑容灿烂,“这不仅是艺术,更是瑞安人民的热情与温暖。”
瑞安非遗馆
古老技艺焕发生机
走进瑞安非遗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繁星般陈列。福原爱驻足于前,久久凝视。“这些技艺穿越了时间,至今仍在焕发生机,”她感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留给未来最珍贵的礼物。”
这次跨界体验不仅展现了中国非遗的魅力,也为中日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在这场忠义街非遗之旅的尾声,福原爱用一句话总结她的感受:“瑞安是个非常美丽,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而这份美丽,正通过她的视角,照亮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