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峥/文 孙凛/图)6月29日晚,瑞安市高楼镇寨寮青空景区灯火璀璨,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在此上演。来自“熊猫杯”日本青年访华团的20余名国际友人、中国文化类自媒体博主在日本乒乓球名将福原爱的带领下,共同沉浸式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活动以“1场非遗活动+N个非遗摊位+1台非遗晚会”的创新形式展开。入口处,国家级非遗项目温州鼓词以全新面貌率先登场——传统扁鼓与电子吉他激情碰撞,《瑞安谣》在“鼓词+摇滚”跨界演绎中焕发新生,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日本青年纷纷驻足,在词师的指导下尝试弹奏牛筋琴、学唱鼓词。这项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说唱艺术,以其“说、唱、奏一体”的独特魅力,让外国友人惊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在剪纸摊位前,外国青年们跟着瑞安剪纸艺人学剪“囍”纸,他们认真学习每个细节动作,亲手制作独属于自己的喜“符号”。日本导演、演员山下智博专注地完成作品后,惊喜地品尝到了瑞安特产——个头堪比乒乓球的高楼杨梅。“这是我第一次吃杨梅,这种酸甜适中的口感让人停不下来。杨梅外形看起来有点特别,像极了乒乓球,尝过后真的被它的美味征服了。”山下智博说。
非遗市集内,提线木偶戏、无骨花灯、瓯绣等非遗展示区人头攒动,青年们不仅近距离观赏精湛技艺,更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在互动和观赏中理解“匠心”二字的分量。美食区里,九层糕、茯苓糕等传统点心让来宾们赞不绝口,称其“每一口都是历史的滋味”。“瑞安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我着迷,回国后我一定要把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分享给亲朋好友。”日本青年小林万桜说。
作为中日友好特别奖获得者,福原爱此次专程体验了蓝夹缬印染与木活字印刷术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在蓝夹缬工坊,她亲手将靛蓝染料浇灌在刻有花鸟纹样的夹板上,揭开瞬间,一幅青花瓷般的图案跃然布面。在木活字印刷体验环节,福原爱手持锋利的刻刀,全神贯注地跟随木活字印刷技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反字雕刻技艺,从握刀姿势到运笔力度都一丝不苟。“今天才发现中日文化有这么多相通之处,这些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的文化瑰宝,正是连接两国民心的桥梁。”福原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