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后“摘镜”忙
专家提醒:近视手术非人人适宜

    本报讯(记者 蔡佳佳)报考军校、便利生活、提升颜值……高考后,不少考生把“摘下眼镜”列入了自己的“愿望清单”。日前,记者在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瑞医”)眼科门诊看到,前来咨询近视矫正手术的高考生络绎不绝。“高考结束第一件事就是来预约近视矫正手术,想赶在大学军训前恢复视力。”18岁的小林展示着术前检查单,开心地说道。

    据市人民医院统计,6月10日至6月23日,该院近视矫正手术预约量增长近2倍,最高峰单日完成10余台手术,其中80%为高考后的学生,特别是有意向报考军校、警校、航空航海类专业的考生,成为“摘镜”手术的“主力军”,不少体育特长生也因运动需求加入手术行列。“戴眼镜打篮球很不方便”“想要报考的专业对视力有要求”“希望上大学后有个全新的形象”“考后的时间较为充裕,有充足的恢复时间”……多重因素叠加下,促成了这波就诊热潮。

    “目前近视矫正手术主要有两类,角膜激光类手术和晶体植入类手术。”市人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主任医师王强介绍,角膜激光类包括半飞秒、全飞秒等,其中全飞秒手术以“微创、恢复快”成为主流,其2-4毫米的微小切口可大幅降低术后干眼风险,多数患者次日即可达到1.0以上视力;而晶体植入类的手术,则是相当于在眼睛内放了一个“隐形眼镜”,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患者。

    但是“摘镜”,真的人人都适合吗?面对扎堆的摘镜需求,专家们却发出了冷静的声音。王强介绍,手术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医学检查,全面评估眼部条件。“根据屈光度数、角膜厚度,还要测眼压、眼底以及角膜的形态,排除一些先天性的角膜疾病,对瞳孔也有要求。此外,患者有没有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要排除,一整套大概有20项的检查。”王强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如果术后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也可能再次形成近视。”王强提醒,科学用眼习惯需贯穿终身,除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外,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远眺绿色植物等预防措施同样关键,瑞医现已建立“术前严筛—术中精准—术后长随”的全周期管理模式,让“摘镜”真正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助力,而非盲目跟风的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有话说
仙降、黄通开启跨省共管新模式
瑞安基层侨联组织凭实力“出圈”
高考后“摘镜”忙
桐浦镇举办大学生家乡体验日活动
瑞安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开启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高考后“摘镜”忙 2025-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