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随着《瑞安市大孵化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炉,一场关于创新创业生态的深刻变革在瑞安正式上演。
挂出“作战图”,排好时间表。三年来,瑞安以破冰之勇、突围之智、致远之谋,在科创孵化战场上躬身实践。从传统厂房改造到新兴产业培育,从制度创新到服务升级,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孵化器建设路径逐渐清晰。
三年行动收官,瑞安全域孵化空间面积扩容约10倍,孵化项目数量、青年人才集聚度都呈现井喷式增长。
破冰
制度创新下的孵化新生
曾经,瑞安的孵化空间普遍面临“有空间、缺资源、难运营”的窘境:全市41家孵化载体中,13家因运营能力不足陷入空置危机,企业入驻率最低仅38%。
如何破冰?瑞安依托深度调研寻找突破口。瑞安市科技局创业中心组织孵化领域专家组成调研组,分类实地走访各孵化基地,向在孵企业发放服务需求问卷,了解创业者面临的真实困难和诉求。针对孵化基地存在定位不准、运营薄弱等问题,瑞安通过三向发力:“向上”寻求支持,“向外”拓展思路,“向新”谋求改革。
三年来,全市“一盘棋”谋划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布局“一芯两群三带五区”建设大孵化集群,即东新科创孵化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经济开发区两大孵化群,海洋经济、新能源、西部共富产业振兴三大孵化带,现代产业、青年创业、轻工电商、科技金融、农旅文创五大亮点区块,盘活植入中小型孵化器,全域平台承接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乡村振兴项目,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南部大孵化主轴。
着眼优化全域创新生态体系,我市还推动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从完善孵化链条向厚植创新生态转变。2024年,《瑞安市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作业指南及服务体系》正式发布。作为温州县域首个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作业指南与服务体系,该手册为全域孵化基地提供“说明书”式的实操文本,将孵化基地建设细化为7大步骤13条具体事项规范,助力全市优化提升国资园区22万平方米,根据企业定位及资源禀赋助推民企转型孵化基地13万平方米,提升四星级孵化基地5家、三星级孵化基地15家。
从拓展孵化物理空间提升创新创业项目承载力,到叠加政策扶持、优化服务配套、完善产业链条,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孵化基地实现质的飞跃。一个个孵化基地熔铸成为吸引青年人才的“蓄水池”,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聚合
实验室成果无缝链接新兴产业
创新的“金种子”落地开花,三年时间,一家家科创企业融入大孵化器集群战略,一个个孵化载体快速成长为与瑞安产业共生共荣的联合体,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同创新共成长。
2024年8月底,瑞安水务陶山污水处理厂试验场里,4个白色的大池子发出“咕咕咕”的机器运行声,由清华大学碳中和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唐军旺领衔的新型污水处理试验项目——“好氧颗粒污泥中试项目”试验成功,成为该院士团队自2023年入驻东新科创园、成立浙江澜沐浦石墨烯研究院以来,在瑞安首个落地的成果。
“最大的池子叫反应池,边上的几个为储水罐,污水从污水处理厂的地下蓄水池引流而来,之后在石墨烯的参与下经过沉降、处理,变得清澈透亮,没有气味,可以用于农业浇灌。”研发负责人邢家良介绍,该项目能让传统的污水处理面积降低一半左右,成本降低20%至30%。
瑞安向新兴产业要发展的脚步不止于此。2024年10月,北航投资低空经济(瑞安)孵化器揭牌,为瑞安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打造“天空之城”注入新动能。
北航投资低空经济(瑞安)孵化器一期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位于多彩硅谷(瑞安)园区内,该园区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推广等一站式服务,赋能企业激发创新活力,降低初创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作为当前最热门的新兴赛道之一,低空经济被视为‘逆天改命’的时代风口。”北航投资低空经济(瑞安)孵化器负责人谢铭介绍,“目前,卓翼智能浙闽赣运营中心、安擎科技浙南运营中心作为首批低空经济企业入驻孵化器,我们积极整合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加快构建低空经济孵化育成体系,支撑推动科技成果率先转化和科技企业加速孵化。”
突围
模式创新激活产业升级
某机械企业价值数千万元的高端机床,年利用率不足30%;跨境电商企业因物流成本高企,订单流失率达25%……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意愿不足,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困难,这一直是瑞安本土产业与孵化企业协同发展的痛点。
要带领企业突围,路在哪?转变思路不可或缺!为了找到“最优解”,市科技局积极入企对接,逐步构建从“旧厂房出租”到“链主型孵化园”的思路转变,推动当地浙江中特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城换向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长城”)等机械行业龙头利用闲置厂房打造机械装备孵化园,招引孵化智能装备等上下游企业,逐步推动工业软件、高端机床开放共享,零部件园内企业加工、配套,“以大带小”组团做大订单体量等机制,带动产值4.92亿元。
2023年,浙江长城打造了瑞安首家民营链主型企业孵化器。据企业行政副总陈凤仙介绍,该孵化器优质的空间载体和服务,为入孵企业提供了“拎包入住”的科研孵化环境,让企业解放出“双手”,专注于研发生产。目前孵化器有在孵企业12家,其中2家小微企业经孵化后成功升规。
除了机械行业,瑞安的跨境电商企业也在孵化器的帮助下实现了突围。借助“9810”出口全链路新模式,领垦孵化器、跨境电商园吸引汽摩配、时尚轻工领域电商创业企业入驻57家,带动外贸收入超6亿元,有力推动瑞安传统产业发展。
针对各类转型期孵化园的原主业优势,瑞安将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思路引入孵化基地建设。以数智赋能,目前中弛、名道孵化园利用自建的智慧云平台为孵化企业在鞋类设计、品牌运营、销售、智慧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强链补链”,实现产值2.7亿元。
此外,瑞安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对接,推动华峰集团链接东京大学院士团队,促进碳材料与氢能产业化技术在汀田智能制造孵化园落地转化;全生命周期呵护培育“科技新苗”,“十年磨一剑”助力浙江起迪科技有限公司从初创企业成长为3D打印装备行业龙头……聚焦氢能、低空经济、3D打印装备等新兴产业,瑞安优政策、强服务、聚资源,正以全新姿态竞逐“战新产业”发展新赛道,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致远
服务创新构筑要素集聚高地
瑞安最具创新活力的地方在哪里?答案可以到东新科创园去寻找。
作为首批入驻东新科创园的孵化机构,温州星矢部落孵化器构建起“一核多维”体系,建立“1支专业团队支撑+1名孵化指导员帮扶+N个资源服务包匹配”机制,为全域超30家运营团队提供“教科书”式的实操指南,助力瑞安实现专业运营全覆盖。
2022年,温州锁凰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入驻该孵化器并自建实验基地,主要研发智能锁、智能门等智能家居产品。
“目前我们拥有一支30多名研发工程师的技术团队,研发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远超锁具类国家标准,是孵化器优异的人才孵化环境给了我们这些初创的科技企业底气。”该企业负责人童晓敏介绍,孵化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食堂、宿舍等高品质的生活配套设施,还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少走弯路。
三年间,锁凰智能家居先后投入研发经费1000多万元,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正式从研发阶段转入产业化阶段。“在转型时期,厂房建设、市场营销、融资渠道等新问题接踵而来,多亏了孵化器提供大量的生产场地推介、产业资源对接、资本运作服务,推动企业加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童晓敏说。
立足政府参谋“助手”、运营机构“帮手”、创新资源“抓手”定位,星矢部落孵化器聚焦发展规划、制度建设、团队培育、项目招引等方面,点燃全域专业运营强引擎。
此外,瑞安致力于生态化重构,推动成立温州首个县级孵化器协会,吸纳会员单位37家,强化基地互帮互学;引入专业科技、金融、管理、财会等服务机构15家,聘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投资人等创业导师16人,组建孵化专员队伍6人、服务专员12人,根据入孵企业困难和需求开展精准服务。
如今,我市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培育链,以场地供给、项目申报、融资匹配、资源对接、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全周期的孵化服务,让初创企业踩对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托举一座传统工业强市向科创高地跃迁。
瑞安,正以创新的沃土,让无数创业者的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