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安体育设施从“有”向“优”升级
市民乐享“家门口”运动圈

    本报讯(记者 林长凯 实习生 李开洋 通讯员 吴剑)6月26日早晨,市花帅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跑友们准时聚集在市区隆山公园,开启该月第3次健康跑活动。这样的健身场景,如今在瑞安已成常态:公园里休闲运动的市民、体育场上挥汗如雨的运动达人、街头巷尾活力四射的广场舞队伍……处处涌动着全民健身的热潮。

    记者从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获悉,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体育设施提质升级,通过盘活“金边银角”、改造老旧设施、开放学校场馆等举措,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截至2024年底,全市体育场地面积已达492.16万平方米,积极推动36所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市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9平方米。

    在我市多个乡镇(街道),多个桥下空间正悄然变身“运动乐园”。傍晚时分,云周街道铁炉村内格外热闹。穿村而过的沈海高速公路桥下“藏”着一处运动空间,村民们在这里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有的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有的在羽毛球场上激烈对决,还有的在乒乓球桌前你来我往,此外,儿童活动区也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这座“桥下运动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功能分区明确,既有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专业运动场地,也有舞蹈区、儿童活动区等休闲娱乐区域,可同时容纳800多人开展健身活动,平均每天有400多人次前来打卡运动。该场地经过绿化改造后,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兼具运动、休闲功能的“口袋公园”。

    不远处的飞云江五桥中洲村段,新建的儿童文化智慧公园同样人气十足。“带孩子来玩滑梯、攀爬架特别方便,这样的改造真贴心!”村民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在城区,“15分钟健身圈”渐成现实。入夏以来,在东外滩青春公园的游步道上,东山街道东都花园小区住户李大伦正和朋友们惬意地散步。“现在步行5分钟就能到这么专业的健身场地,和几年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李大伦的感受,印证了瑞安体育设施的发展。

    目前,全市已建成东外滩青春公园、牛伏岭体育公园、陶山均岙全民健身广场等特色群众运动场所,安阳体育中心、冰雪世界等大型体育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此外,我市还通过“一主三副、三环多点、两带六区”的体育设施及产业布局,结合越野、亲水等特色运动场地建设,逐步形成全龄友好、普惠共享的体育服务网络。

    “我们要用‘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持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品质。”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重点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服务品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的健身服务,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瑞深读
   第00004版:玉海楼
以创新领航发展路 用实干书写提质篇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导经济稳进提质工作
市民乐享“家门口”运动圈
我市最大公建养老院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市民乐享“家门口”运动圈 2025-7-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