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天下瑞安人
上一版3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千豁
“镜”界突围者,致力守护大众视觉健康
■记者 黄丽云/文 徐心星/图

    一副金丝眼镜,折射出在外瑞商陈千豁的双重气质:商海沉浮淬炼出的果决,深耕视觉健康领域沉淀的儒雅。从摆眼镜地摊,到执掌横跨研发、医疗、服务的视觉健康产业集团;从为谋生计的个体户,到守护中国儿童青少年“光明未来”的推动者——北京中视中光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千豁的创业史,是一部不断打破边界、重塑“视界”的突围记。日前,记者在瑞安专访了他。

    第一重突围

    从“摆地摊”到“开店创业”的不断坚守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潮在瑞安涌动,陈千豁的父亲陈成礼怀揣东拼西凑的800元,汇入北上卖眼镜的“乡亲洪流”,坐汽车颠簸到上海,再沿京沪线北上。同乡们在武汉、太原陆续下车,陈成礼的终点站是河北石家庄。而后,石家庄青年街市场的地摊,成了陈家创业的起点。3年后,13岁的陈千豁来到石家庄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寒风中,他看着父母在卖眼镜摊位前忙碌的身影,眼镜,这个能让人看清世界的小物件,也成了他少年记忆里最深刻的烙印。

    初中毕业后,陈千豁没有太多犹豫便接过父辈的担子。但年轻的他不甘“靠天吃饭”式摆地摊卖眼镜,而是在商场租下两个柜台销售眼镜,后因经营不善,10个月后重摆地摊卖眼镜。

    挫败是成长的催化剂。经历了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陈千豁从眼镜零售转型做批发生意,每趟下来他能挣到两千元左右。摆地摊做眼镜批发生意,收入虽然不错,但毕竟档次低,陈千豁左思右想,他还是想拥有自己的眼镜专柜。

    1991年,陈千豁在商场租下了四个柜台。这一次,他选择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经营点——与石家庄最老牌的国营眼镜店“大明”仅一墙之隔。他的小店,巧妙地隐藏在“大明”的招牌下。“借势”策略初显成效,一些原本走向“大明”的顾客,被吸引进了他的门店。然而,没有招牌的尴尬随之而来——老顾客会走错门,品牌认知更是无从谈起。一年后,“永明眼镜店”的招牌终于挂起,店铺柜台扩至八个。但陈千豁没料到的是,挂上自家招牌后,只认“大明”的老顾客再也不进门了,甚至有人拿着在他店里刚配的眼镜要求退货。“永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招牌易立,信任难求。

    陈千豁的破局之道,源自对“服务”与“专业”的极致苛求。他观察到,“大明”作为国营眼镜老店,营业时间是固定在9时至12时、14时至17时,服务方式也比较单一刻板。于是他转变思路,将“永明”的营业时间调整为7时开始,营业至21时甚至更晚打烊,全年几乎无休。同时,他给员工立下铁规:“顾客的需求,想方设法也要给予满足!”凭借超长的服务时间和真诚的态度,“永明”终于稳稳地扎下了根。

    陈千豁深知,在眼镜行业,专业是立身之本。当时,顶尖的验光技术集中在少数高端眼镜店技师手里。听说上海有一位行业公认的验光大师,陈千豁心向往之。他先后4次风尘仆仆赶往上海,拜师学技。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或被婉拒,但他锲而不舍。老技师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破例允许他在店里学习5天。后来,这位老技师出差路过石家庄,特意到“永明”走访。陈千豁紧抓机会,又请教了许多实践中遇到的验光配镜难题。正是这份近乎痴迷的执着,让他最终取得了高级验光技师的资格。

    1996年,当时全国整个眼镜行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不足50%,许多从业者对此讳莫如深。陈千豁却做出了一个让同行瞠目的决定:他主动跑到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所,要求对他经营的每一副配装眼镜进行检测,在检验合格并盖上质检所的章后,才交付给顾客。他第一批送检了10副眼镜,结果如同冷水浇头——有3副因度数、瞳距等参数不达标被退回。

    这没有击垮陈千豁,反而让他找到了差距。他发现,问题出在自家验配设备的精度不够。他毫不犹豫,斥资更换了与质监所同等精度的先进设备。同时,他沉下心来钻研,结合国内外先进理念,独创了一套严谨的“21步验光法”,每一步都力求精准。

    半年后,“永明”配出的眼镜实现了100%合格率的行业奇迹!从店里售出的每一副眼镜,都附带一份盖有质监所红章的质检合格证明。这份无声的承诺,胜过千言万语的广告,成为“永明”最闪亮的金字招牌。1997年,“永明”连锁店扩张至9家;1999年,更成为河北省服务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

    这场从“地摊货”到“质量标杆”的品质革命,是陈千豁事业版图的第一块坚实基石,也奠定了他一生对“专业”和“诚信”的信仰。

    第二重突围

    从“卖眼镜”到“管健康”的产业升维

    进入21世纪,陈千豁敏锐地察觉到传统眼镜零售的瓶颈,更痛心地看到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2003年,他成立河北视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着眼于“视觉健康管理”。他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依托眼科专家,对公司进行提升,公司定位悄然向专业医疗服务转变。

    然而,一个更深的忧虑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眼镜卖得再多,如果不能从源头上防控近视,意义终究有限。孩子们不断加厚的镜片,像针一样扎着他。“守护孩子们的清晰视界,比商业利润更为重要。”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动着他寻求改变。

    2004年,石家庄开始启动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干预工程。陈千豁主动提供了包含专业知识普及、中小学生视力筛查、专业建议咨询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全面助推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干预工程。2018年,石家庄市被确定为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这项工程绝非普通的年度体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早期视力筛查、科学干预指导、动态视力档案建立、长期追踪管理。视邦光学为石家庄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150多万名学生,每人建立了一份详细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每年,该公司专业团队深入学校进行免费视力复查并输入系统,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自动生成提醒信息,精准发送至学生家长和学校,敦促其及时复查或就医。

    公益之路并非铺满鲜花。民营企业承办公益事业的模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质疑声随之而来:是作秀,还是为卖眼镜作铺垫?为自证清白,陈千豁在视邦光学大厅竖起醒目“敬告牌”:“学生到视邦光学进行免费检查,如果不愿在本店配镜,可以拿着检验单到任何一家眼镜店去配镜。工作人员不得向来检查的学生推荐配镜,一切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上面还留下了当地教育局的投诉电话。陈千豁的这份坦荡与真诚,逐渐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小儿近视有迹可循,可防可控!”陈千豁的坚定信念,源于海量数据的支撑和科学实践的验证。视邦光学积累的超百万份视力档案,构筑起庞大的视觉健康数据库。依托这个宝贵的数据库资源,他协助石家庄市相关部门开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近视防控体系:通过持续追踪眼底数据,精准预警高度近视风险,为不同个体定制干预方案,构建起“预防—延缓—控制”的全方位屏障。20多年来,视邦光学累计开展百余场科学护眼公益活动,服务总人数超千万次。

    “视邦模式”以其专业性、公益性,赢得了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场从“商业”到“社会价值”的突围,让陈千豁的事业拥有了更厚重的底色。

    第三重突围

    从“零售商”到“生态链”的大胆构建

    陈千豁的视野和野心,从未局限于石家庄一地。他清晰地认识到,要真正守护好国人的视觉健康,单靠零售门店和公益筛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核心科技硬实力和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早在2010年,他已不再满足产业链下游的零售环节,成立北京眼视光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研发,成功将吸波材料应用于功能眼镜,并通过国家计量院检测,获得国家专利。2014年,在他的主导下,北京中视中光视觉科学研究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眼病防治技术委员会、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斜弱视眼保健指导中心联合研发出了首台2.5米直线训练仪……他清晰地意识到,守护视觉健康,需要科技硬实力与产业大生态。

    他强势布局产业链上游:研发保健食品、视力训练仪器,申请多项国家专利,构建“研发—生产—销售”闭环。同时,他大胆突破行业边界,投资建设超大型视光中心,创立北京中视中光医疗科技集团、河北视邦眼科医院管理公司,汇聚顶尖视光医师与科研人才,服务能力与规模全国领先。通过这种“专业医疗+健康管理+产品研发”的创新模式,陈千豁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眼镜零售商,到覆盖研发、生产、专业医疗、健康管理全链条的视觉健康产业集团掌舵人的华丽转身。

    2025年5月,陈千豁位于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的企业总部正式启用,标志着其战略版图的再次升级。新总部以“技术赋能+模式创新”为双引擎,加速眼视光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近视防控、斜弱视矫正等服务的精准度;同时,以标准化运营体系为支撑,推动“产、销、研、服”一体化模式向全国重点城市复制扩张。

    无论走多远,瑞安马屿始终是陈千豁心中最柔软的牵挂。他时常返乡,对马屿镇打造的瑞安时尚轻工眼镜创新供应链产业服务综合体赞赏有加。“这个综合体的模式非常好,整合了设计、材料、制造、展示、服务等环节,很有前瞻性。我甚至希望能把这种先进的产业服务模式,引入我们北京公司的平台。”陈千豁说。

    “我做近视防控工作已经20多年了,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资源。”陈千豁的眼中闪烁着光芒,“结合北京和家乡的优质资源,我有信心把我们在石家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近视防控‘样本’,进行打磨升级,推向全国!”

    反哺桑梓,是他心底最深的愿望。他热切期盼将中视中光创新的视光服务模式和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引入瑞安,让家乡人民也能享受到最前沿的视觉健康服务。同时,他计划与广大瑞商展开深度合作,在全国连锁的视光中心和门店网络中,优先引入并推广由家乡企业研发的创新眼镜产品和技术,通过“瑞商资源+全国网络”的协同模式,实现产业联动、互利共赢,共同擦亮“瑞安眼镜”的金字招牌。

    2025年6月,在西安举行的2025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 China 2025)上,陈千豁与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中心的专家们深入探讨。大会以纪念瑞安籍眼视光先驱缪天荣教授(对数视力表发明者)的讲座开场,由同为温州人的瞿佳教授主持。这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印证着瑞安这片土地在视觉健康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生生不息。

    从一副眼镜看清世界,到一套体系守护光明。陈千豁的“镜”界突围,始于谋生之需,成于破局之勇,终于守护大众清晰“视界”的大爱。正如他所言:“我希望视邦光学成为国内权威的眼视光机构,并转向全生命周期的视觉健康管理,让更多人免受近视困扰,拥有清晰美好的世界。”这份初心,如同他故乡马屿匠人打磨的镜片,历经岁月,愈发澄澈明亮。

    【人物名片】

    陈千豁,1973年生于瑞安马屿,北京中视中光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北京眼视光视觉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河北视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家庄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干预中心副主任、沧州市浙江商会会长、瑞安市北京商会常务副会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天下瑞安人
“镜”界突围者,致力守护大众视觉健康
瑞安日报 天下瑞安人 00004 “镜”界突围者,致力守护大众视觉健康 ■记者 黄丽云/文 徐心星/图 2025-7-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