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豪 陈丹丹 徐心星 邵象富 陈峥 见习记者 陈小斌 通讯员 林传辉 黄程翔 郑晓洁 丁传统 余可可 实习生 魏利亚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已于7月8日23时45分登陆我市,登陆后继续朝西南方向移动,影响明显减弱。据《瑞安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市防指决定,于7月9日11时30分起结束防台风应急响应。迎战台风期间,我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从严从早从实抓好各项防御措施,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各部门协同合作,筑牢防汛防台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风而动
莘塍街道全力筑牢防御屏障
连日来,莘塍街道上下一心,全体党员干部迅速进入台风防御临战状态,压实责任,严防死守,落实隐患排查、宣传劝导、人员转移、应急值守等各项措施,确保防汛防台工作无死角、无遗漏。
7月6日,莘塍街道召开防台紧急会议,全面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机制。该街道防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整合民宗、宣传、公共服务等多部门力量,实行“一天一研判、一日三报告”协同作战机制,构建“群众反馈——10分钟响应——1小时处置”闭环流程,确保从灾前预防到灾后重建无缝衔接。
7月7日起,该街道班子成员分别带队下沉一线,开展全域“拉网式”大排查。水利设施专班巡查河道水闸12处,疏通堵塞排水口37个;在建工程突击队叫停施工项目9个,加固塔吊、围挡53处;低洼地带工作组指导地下车库、易涝点预置防水挡板280块、沙袋1500个。同时,该街道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开展重点交通政策处理,利用台风预警期走村入户,签约腾空民房11间,为工程推进扫清障碍。
台风期间,各村社干部、网格员通过“敲门行动+方言喇叭”双轨宣传,发放应急联系卡8600张,转移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142人。
同时,莘塍街道结合防台工作,坚持两类场所安全常抓不懈,如营新经合社驻村干部在台风期间,带队排查出租房150间,查改燃气违规使用、飞线充电等隐患43处。房东老陈感慨:“以前觉得关窗就行,现在才懂安全无小事!”
据悉,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该街道还组建35支党员应急突击队,配备冲锋舟、排水泵等抢险装备1800余件,设立6个避灾安置点并预置生活物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医疗绿色通道,实现“安置点有热饭、有医生、有心理疏导”。
风雨同舟
锦湖街道暖心提供“避风港”
7月8日晚,记者在锦湖街道的多个工地上看到,工人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有序配合工作人员转移。“肯定要配合,都是为我们安全考虑。”工人陆维勇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另一位工人华德宝也说:“出来赚钱也要保证安全第一。”
锦湖街道共设有横山社区、锦湖实验小学、桃源社区避灾点、锦湖街道职教中心等8处固定避灾点和多处就地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配备了相应物资,完善的安置准备让转移人员倍感安心。
在瑞安中学体育馆——锦湖街道的一处安置点,记者看到转移至此的工人们已安顿下来。为让大家住得舒适,学校不仅提供开水,还贴心地开了空调。
除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安置点的物资保障也十分到位。该街道准备的应急生活保障包内,含有被子、雨衣、衣服、洗脸盆、纸巾等应急生活用品。
截至9日上午,此次我市共开放避灾安置场所419处,启用32个场所,全市累计转移16372人,其中包括安全码赋码人员2521人、建筑工地人员12525人、扩面转移人员1012人及游客314人。
逆风坚守
公安、住建部门全面开展巡防排险
为应对台风,瑞安公安强化24小时值班备勤,提前备齐抢险车辆、物资及装备,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各类灾情险情。在台风迫近前,警方已对海边、码头及海岛等重点区域增派警力,开展密集海岸线巡防,及时疏散、劝离滞留游客和村民,劝导海上作业渔船、渔民,及时回港避风。同时,公安部门紧盯道路安全隐患点,在易积水路段、事故多发地段设置警示牌和防护设施,及时清理倒树、落石等障碍物,引导车辆安全通行,最大限度减少次生灾害。针对老旧房屋、低洼地带等高风险区域,民警逐户走访提醒居民防风防雨,并协同属地政府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准备,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市住建局快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精干力量赶赴全市各建筑工地,开展台风来临前专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聚焦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台风天气下极易引发事故的分项工程,依据相关安全规程严格审查工地临时围挡、工棚是否按要求加固拆除或重点防护。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巡查人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要求责任单位立行立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带病抗台”。据统计,此次行动共动员523人次,对全市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安全巡查,发现隐患险情67个,已全部整改。
此外,该局要求全市在建工程务必严格执行台风应急响应要求,做好全面停工、人员撤离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及险情灾情信息报告制度。
台风影响过后,该局还将组织开展复工前安全核查,严防次生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平稳有序运行。
迎风而上
电力部门筑牢防汛“安全堤”
7月8日下午,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组织莘塍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新湖银泰城地下配电房,开展防内涝专项排查,全力保障供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地下配电房作为供电系统的关键节点,在台风天气中极易因积水倒灌导致设备故障,引发停电事故。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检查了配电柜内刀闸、空气开关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无接触不良、过热等隐患,并对抽屉式开关柜进行逐一测试,确认其分合闸功能正常。同时,他们还对电缆井、墙体接缝等易渗水部位进行细致排查,以便及时堵漏。
记者看到,新湖银泰城地下配电房内的防汛措施已全面升级,防汛沙袋整齐堆叠,抽水泵、应急照明等设备一应俱全,形成坚固的防汛“堡垒”。在商场地下室,每50米设置一个集水井,井内安装液位浮球传感器,一旦水位超过50厘米,抽水泵将自动启动,将积水排入市政管道。
“防涝必须做到预防、监测、处置三管齐下。我们已安排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最快速度处置故障。”据新湖银泰城物业工程部经理陈为华介绍,面对台风预警,商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工作组,对配电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除地下配电机房外,工作组还协同物业清理屋顶排水口、室外排水沟,加固户外广告牌和空调外机,在地下车库入口等低洼区域预置沙袋和挡水板。
据悉,为从容应对极端天气,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持续推进配电房防汛改造,通过加装智能监测装置、完善挡排水系统、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提升辖区重点场所的供电设施抗灾能力。莘塍供电所所长助理蔡建国说:“台风期间供电安全关乎民生,必须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只有为配电房穿上‘铠甲’、配上‘哨兵’,才能为市民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御风前行
交通部门及时清障保道路畅通
7月9日,受台风 “丹娜丝” 影响,塘下临山道路部分路段被积水和倒伏树木阻断。市交通运输局塘下站队迅速响应,在早高峰来临前,高效完成辖区道路抢险工作,全力为群众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清晨5点多,天色尚未大亮,抢险组就兵分多路,对凤驮线等重点隐患路段展开拉网式排查。在巡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凤驮线沿线受大风影响,一些树木出现倒伏,不少树枝折断掉落,堵塞了部分路段。同时,由于强降雨,山上部分泥沙被冲入边沟,出现排水不畅,严重积水给通行的车辆带来极大不便。
抢险现场,养护工人第一时间在受灾路段周边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随后,他们手持割灌机,对倒伏的树木进行分段切割清理。前边工人在切割,后面的工人则将切割成块的树木打包装车。针对排水堵塞问题,抢险组采用了人工清掏与管道疏通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清理淤积物,不放过任何一个堵塞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抢险组共清理了15棵倒伏的树木和4.5公里边沟。清晨6点多,早高峰来临前,受阻路段已完全打通,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感谢他们,不然我们的车都过不去。”一位路过的司机感激地说。
“我们始终坚持‘抢早抢小’的原则,把抢险时间压缩在群众上班前,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安全、顺利出行。”市交通运输局塘下站队站长叶帅辰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全域排查工作,重点防范台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切实筑牢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