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硝烟的经侦战场上,他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穿行在数据与法网之间,以专业利刃披荆斩棘,用法治温度筑牢护企防火墙,是守护经济秩序的“幕后英雄”。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戴孟,用经侦匠心、为民初心、护企恒心赢得群众民心,成为群众心中可靠的“守护者”。
经侦匠心
侦破串标大案,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浙江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面对经济犯罪手段不断升级变化的新形势新挑战,戴孟深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经侦民警,打击犯罪、护企发展是他的使命。
2023年,戴孟在一起重大串通投标案件侦办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传统线索难以获取,而串标行为又极为隐蔽。但是,他决不放弃:“哪怕犯罪手法被包装得像精致的‘俄罗斯套娃’,我也能将它层层拆解!”
面对堆积如山的账册文件,戴孟逐页翻阅、仔细比对,像“愚公”般一钎一钎地凿出线索;面对海量繁杂的资金流向,他抽丝剥茧,像“资金猎手”般精准追踪每笔可疑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面对错综复杂的嫌疑人关系网,他耐心分析,寻找关键联系。经过3个月细致耐心侦查,他初步掌握了嫌疑人的犯罪证据。
到了抓捕的关键时刻,嫌疑人突然失去踪迹,仿佛人间蒸发。戴孟迅速展开摸排工作,凭借扎实的侦查能力和办案经验,大胆推断嫌疑人可能藏身于外省某地。在台风肆虐的恶劣天气下,他毅然决然地逆风前行,不顾疲劳,连夜蹲守,最终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归案。此后,他又顺藤摸瓜,乘胜追击,成功将全部嫌疑人绳之以法。该案的成功告破,不仅严厉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还帮助有关部门堵住招投标领域漏洞。
为民初心
劝返出逃十年“红通”,捍卫法律尊严
2023年8月,出逃国外10年的“红通”犯罪嫌疑人终于回国投案。这背后离不开戴孟的执着与温情劝导。
犯罪嫌疑人原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涉嫌职务侵占罪、骗取贷款罪,2013年潜逃至境外,被国际刑警组织列入“红色通缉令”名单。“让嫌疑人接受法律的制裁,不仅是对受害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是对法律尊严的坚决维护。” 戴孟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嫌疑人劝返回国。
戴孟通过家属与嫌疑人取得联系,然而对方态度极为冷淡且充满抵触情绪,并扬言:“我在国外,你们拿我没办法。”他并未因此气馁,常常克服时差,在深夜或凌晨与嫌疑人通话劝解:“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回国接受处理才是唯一正途,家人都盼着你早日回来。”他还发动家属、当地华侨做嫌疑人思想工作。
经过戴孟的反复沟通和劝解,嫌疑人慢慢放下戒备,袒露心声:自己被指控职务侵占的款项实际上用于公司经营,希望戴孟能帮他查清真相。由于涉事公司倒闭、原始账册混乱不堪、证人记忆模糊,相关证据收集困难重重,但他毫不退缩,决定重查旧案。
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戴孟化身“数字侦探”,像破译古老密码一般,在密密麻麻的原始数据、证人模糊记忆中寻找蛛丝马迹。最终,他查清了钱款确实用于公司经营,排除了嫌疑人嫌疑。“戴警官,我相信你,我愿意回国投案自首。”当戴孟告诉嫌疑人案件的最新进展情况后,嫌疑人声泪俱下。
护企恒心
助企追赃挽损,筑牢企业防线
2024年,我市某公司向警方报警,称其销售人员多次私收货款占为己有,希望警方迅速查明真相,保护企业切身利益。
接警后,戴孟迅速制定周密的侦查方案,指导公司收集证据、梳理脉络,在最短时间内依法立案。调查发现,该销售人员离职时带走公司销售数据和产品图纸,企图以此为基础成立同类公司,进而侵害原公司利益。面对紧急情况,戴孟当机立断,连夜组织警力抓捕,成功扣押手机和移动硬盘,及时避免企业可能遭受的更大损失。
案件办理期间,戴孟多次与嫌疑人深入沟通,耐心劝导其认识到自身错误的严重性;积极与嫌疑人家属交流,详细阐明退赃从宽的政策。当家属提出要求变更强制措施时,他多次协调对接检察机关,协助组织听证会。最终,他成功促成双方和解,帮助企业追回赃款100多万元。
案件办结后,戴孟还深入分析职务侵占案件发生的原因,精心制作风险告知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随后,该公司立即整改,成功封堵了管理漏洞,有效避免了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
戴孟常说:“我们办理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件,更是他人的人生,每一起案件我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