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豪 实习生 朱一丹)红光农贸市场曾因环境脏乱、管理混乱,加上菜品少、价格高,一直遭市民诟病。今年4月,红光经济合作社引进第三方公司对市场硬件进行改造升级,让老菜场旧貌换新颜。如今市场重新营业近一个月,市民和商户反馈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走进红光农贸市场,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地面干净整洁,蔬菜区、水产区、禽肉区等分区明确,各类菜品摆放得井然有序。对于菜场的显著变化,前来采购的市民纷纷点赞。有市民表示:“装修后很干净整齐,菜也新鲜。”也有市民称:“菜价比较合适,种类也比以前多了,非常好。”还有市民觉得:“看着干净了,档次都提升了。”
市民的认可,离不开市场的精心运营策划。这一个月来,红光农贸市场推出了“感恩父亲节”主题活动、送代金券等一系列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购,保持了旺盛人气。红光农贸市场经理曾洪泽介绍:“市场会不定期地推出平价产品来吸引顾客,还设有山姆和麦德龙的线下提货点,让顾客能直接享受高品质货品。”
这些兼顾实惠与品质的举措,不仅让市民满意,也让商户切实受益。蔬菜、熟食、海鲜商户等均表示,市场环境和氛围大幅提升,客流量和生意也好了很多。
从备受诟病到广受好评,红光农贸市场的“蝶变”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也为商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