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洁楠 通讯员 孙建芳)7月8日至1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六十六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隆重举行。会议期间,“保护创新共建未来——版权在中国”主题展览成为焦点,来自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彩色夹缬技艺作为民间文艺版权出海的典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
展览现场,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术第23代传承人王钏巧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中外嘉宾亲手体验活字排版、刷印过程,在墨香中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现代生命力。据悉,我市精心打造木活字IP,促进版权转化,已创新开发木活字主题文创作品近1000种,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同时在现场展出的还有彩色夹缬制品唐花卉纹夹缬复原雕版、唐花卉纹复原夹缬复原布料等,是我市彩色夹缬技艺的典型代表,生动展现唐代彩色夹缬技艺在创新中的传承和延续。
此次文化出海的背后,是我市成熟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体系。近年来,我市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活字印刷术为核心,挖掘瑞安鼓词、夹缬等一批具有瑞安特色、中国元素的民间文艺项目,打造集民间文艺版权作品登记、确权、转化为一体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管理服务体系,建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民间文艺版权工作县域样板。今年4月,我市作为温州唯一代表入选全省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县(市、区),为文化出海开辟了新航道。6月29日,2025“非遗之夜”在我市举行,纪录片《非遗新语》第三集《木活字印刷,“刻古铭新”的中国记忆》首映,不仅向现场二十余位国际友人和各界嘉宾展示这一古老技艺的当代生命力,更通过国际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木活字印刷术的保护与创新实践。
未来,我市将继续打造一批民间文艺示范品牌,通过组织优秀版权企业参加国内外版权博览会,引导民间文艺版权产业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版权成果转化率,让更多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文艺版权扬帆出海。
本次展示活动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浙江等多省份共同参与,全面展现了中国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积极实践,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