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丹丹 蔡伟)7月19日,以“乡音亲·商路兴”为主题的上海市瑞安商会一届三次会员大会在黄浦江畔举行。沪瑞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商会高级顾问、兄弟商会代表、优秀瑞籍青年代表,以及上海市瑞安商会会员等220余人参会,共话瑞商在沪发展崭新蓝图。瑞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方烨出席会议。
会上,上海市瑞安商会秘书长吴超汇报了商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未来发展计划。
过去一年,该商会秉持“党建引领、服务会员、回馈家乡”宗旨,积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在党建赋能、会员服务、家乡建设、公益活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年里,商会秘书处先后走访50余家会员企业,深入了解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通过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举措助力企业成长。在回馈家乡方面,商会赴高楼镇开展助农活动,了解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及销售渠道等情况,并签署农产品采购协议,拓宽瑞安特色农产品进沪渠道;邀请18位上海医疗专家在瑞开展义诊活动,让400余名家乡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商会已初步建立医疗资源网络,持续探索会员就医协助服务。未来,商会将继续深化与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医务分会、上海瑞中校友会等团体合作,整合资源优势,通过产业帮扶、医疗援助等多种形式,为会员发展和家乡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商会治理结构,提升商会决策与执行效率,更好地适应商会规模扩大和发展需求,大会通过了有关增设执行会长的章程修订,并对增选的林小泉、蔡丰屹、陈成等12位理事予以确认,增选项建武、王特、洪振宇为执行会长,增选陈成为副会长。
“商会是大家的‘家’,始终为每位会员敞开大门。”上海市瑞安商会会长林国伟说,无论企业面临经营困惑、资源对接需求,还是想寻求乡情慰藉,都欢迎常来商会交流,在这里共享资源、互助成长。他寄语全体会员,新的一年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合作共赢”的瑞商精神,在挑战中寻机遇,在合作中创价值,让商会成为在沪瑞商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重德崇商、敢为人先的瑞安人,勤劳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瑞安人近5万人,在上海注册登记的瑞籍企业有2000多家,涉及制造业、房地产、贸易、金融投资等行业。2010年4月18日,在瑞、沪两地有关领导和部门,以及在沪瑞籍企业家的支持和推动下,瑞安上海商会正式成立。2023年1月,上海市瑞安商会经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批准,登记成立。这些年来,商会不仅为上海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更成为连接沪瑞两地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在沪瑞商秉持家国情怀,深耕主业、义利并举,生动诠释了“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
会议指出,商会要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家乡的联动,为瑞安经济注入新活力。同时,会议鼓励在沪瑞籍企业把握时代机遇,勇于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上海这片经济热土上续写辉煌。
当晚,一场热情奔放的非洲鼓表演拉开了瑞商团聚晚会的序幕,集体生日会、教育公益项目成果分享等环节接连上演,进一步拉近了会员间的距离,凝聚起共促发展的合力。李大同茶食、徐迦老酒汗、胶之炖食品等知名瑞企则借助商会平台展示家乡名优产品,通过产品推介、品尝试吃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