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丽明
近日,《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正式公布,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行为的行政法规,《条例》从房源发布、租金监管、合同备案、权益保障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新规实施将对瑞安房屋租赁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记者为您详细解读。
目前,部分租赁住房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屡见不鲜,其中“隔断房”和“甲醛房”等现象尤为突出。
为此,《条例》明确室内装饰装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且明确规定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符合相关标准。
“近年来,瑞安房屋租赁市场也出现了少数看似貌美实则用廉价材料简单装修的‘串串房’,此类房屋常有甲醛超标等问题,影响租户身体健康。《条例》对此进行明确约定,一些不合格的房源将被截留,确保租客权益。”贝壳找房瑞安门店负责人说。
另外,针对“非居改租”“隔断房”等问题,《条例》也强调,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过道和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从源头上确保房源合规,保障承租人能够有一个安全、健康、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针对租房争端 新规保障租赁双方权益
房屋租赁市场长期存在双向矛盾:部分房东"提灯定损""苛扣押金"等行为损害承租人权益,而承租人恶意损坏房屋、拖欠租金等问题也让房东权益难以保障。这种租赁双方权益保护失衡的状况,也是本次《条例》制定的重点规范内容。
针对承租人反映强烈的租赁押金问题,《条例》第十条规定,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
《条例》还强调,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或者腾退租赁住房。
“以前退租时,房东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扣钱,比如墙面轻微磨损、地板正常使用留下痕迹,最后押金被扣掉一大半。”在瑞安工作3年的租客小李说,“新规要求押金扣减必须明确写在合同里,这样我们租房时心里更有底。”
而房东遇到的拖欠租金、擅自改造房屋等情况,《条例》也做出了规范。比如,承租人不得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或者改动租赁住房承重结构,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租赁住房用途、拆改室内设施或者改动租赁住房其他结构。对于饲养宠物、生活垃圾、噪音扰民等也进行了规范。
针对市场主体失当行为 新规明确监管部门责任
在瑞安房屋租赁市场中,除了房东与租客的直接矛盾,“二房东”(即住房租赁企业、转租他人住房开展租赁经营业务的自然人)问题也日益突出。部分“二房东”从房东手中低价租赁房源后,通过隔断、加价转租等方式牟利,甚至违规改造房屋结构,不仅损害租客权益,也增加了房屋安全隐患。
为此,《条例》规范了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应当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从事转租经营的,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对于自然人转租他人住房开展住房租赁经营业务,经营规模达到有关部门规定标准的,适用本条例有关住房租赁企业的规定。这意味着部分“二房东”租房行为将得到一定的约束。
“新规对‘二房东’的规范非常及时。”瑞安一资深房产经纪人王经理说,“过去经常遇到‘二房东’违规改造房屋后跑路的情况,房东和租客都遭受损失。现在明确了监管标准,房源核验时也能更有依据。”
除了租赁企业,《条例》还对经纪机构、提供住房租赁信息发布服务的网络平台经营者等住房租赁市场主体提出相应的行为约束。
对于经纪机构,《条例》要求发布房源信息前要履行相关核对信息和实地查看房源责任,收费服务项目要明码标价等。对于网络平台经营者,《条例》要求应当核验住房租赁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信息等。
“《条例》从住房租赁行业的全链条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并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责任。”王经理说。
在监管措施方面,《条例》提出制定并公布住房租赁合同、租赁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完善房屋租赁市场规则。”王经理说,“作为从业者,我们期待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让优质中介能获得更多客户信任,也让不良中介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