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晓 张欣 陈浩)9月10日晚,温州大剧院华灯璀璨,琵琶悠扬,作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的开幕大戏,由浙江省重点选送、瑞安市越剧团倾力打造的新版越剧《琵琶记》惊艳亮相,唱响南戏故里的深厚文脉与当代越剧创新的强音。
当晚,剧中“赵五娘”一角由温州越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邵梦岚担纲出演。“跨院团合作体现了温州地区戏曲院团之间的融合与整体协作能力。瑞安市越剧团与温州越剧院、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等多家专业院团资源共享、人才互通,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瑞安市越剧团团长蔡丽雅说,这是温州戏曲界“一盘棋”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剧中“牛小姐”的扮演者是年仅20岁的瑞安市越剧团青年演员王佳依。她前一天出席戏迷见面会,在接受提问时还略显羞涩,但登上舞台却展现出沉稳大气的台风,将角色的端庄优雅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次‘牛小姐’由年轻演员担纲,她对角色的理解和舞台表达更具时代感,正是这股青春力量,让传统戏曲真正‘活’在当下。”蔡丽雅说,新版越剧《琵琶记》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突破,更是一场青春的接力。
近年来,瑞安市越剧团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汇聚新生代创作力量,由青年主创团队精心打磨剧目,在传承中实现艺术突破。目前,剧团拥有演员30人,“00后”是剧团的新生代创作力量,乐队司鼓、主胡等也是“00后”,青年演员们以扎实的戏曲功底,更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为百年越韵注入蓬勃生机。
“吕佳容我们爱你!”“《琵琶记》太唯美了!”演出结束后,观众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员多次返场谢幕,现场气氛热烈。年轻观众用掌声和欢呼声表达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我一路追剧,从杭州到宁海,再到今晚的温州,明显感受到这部剧在不断打磨提升,越来越成熟。”来自宁波的戏迷钱女士激动地说。
据悉,在经编剧温润重新改编后,“何处秋灯明翠幕”等唱段,文采斐然朗朗上口,堪称文律之美的典范。温润介绍,通过“被动选择”的戏剧架构——蔡伯喈的命运转折源于外部压力(如父亲逼迫赴试、官场赐婚等),使故事更具现实共鸣,引发观众对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的深层思考。
作为“南戏之祖”《琵琶记》的现代表达,新版越剧《琵琶记》不仅重现了赵五娘“糟糠自咽”“描容上路”的感人情节,更通过张太公、牛小姐等角色,展现中华民族至善至孝的美德。导演倪东海说:“希望戏迷朋友在观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共鸣中思考当代社会的伦理价值。”
近年来,我市通过打造“高明故里 瑞安有戏”文化品牌,实施戏曲进校园、名家传艺、青年人才培养等工程,夯实群众基础,培育观演市场。新版越剧《琵琶记》自2022年创排以来,已在全国各地巡演180余场,足迹遍布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校园等,两度登上央视戏曲频道,成为近年来越剧舞台上现象级的“破圈”之作。
从瑞安的乡音俚语到国家大剧院的璀璨舞台,从校园讲堂到央视荧屏,新版越剧《琵琶记》正以文化使者的姿态,讲述着温州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当古老的琵琶声再次响起,千年南戏正以青春之姿,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据悉,中国戏剧节创办于1988年,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戏剧艺术盛会,每两年一届,是我国戏剧领域规格最高、水平最高的权威平台。本次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精心遴选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12部展演剧目,于9月9日至18日在温州集中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