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江助学”项目走过25年时间,社会团队公益的资助是其前行的重要力量,瑞安市一心公益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一支公益力量。
这支团队的成员由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组成,他可能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可能是一名闲不住的退休人员,也可能是你身边一名默默无闻的人……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公益团队累计资助56名学生,如今有48名学生已大学毕业。该公益团队的负责人沈海燕,聊起助学中遇到的暖心故事,满是欣喜。
“我只是一心公益的法人代表,帮忙处理一些社会事务,所有公益行为都是大家的爱心汇聚。”其实早在一心公益成立之初,沈海燕已经参与公益活动,机缘巧合下被推荐为一心公益的负责人,从此成为这个公益团队的“掌门人”。
助学,是一心公益成立后的首个公益方向。团队最初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一名文成学生的困境,从他小学三年级起便开始资助,这份帮扶一直延续到他如今步入大学校园。也正是这次缘分,让一心公益与“云江助学”项目正式牵手——此后每年,团队都会固定资助一批学生,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受资助学生群。有意思的是,这个群的群主并非团队成员,而是曾受一心公益资助至大学毕业、如今已顺利入职的小梁。
说起小梁的成长,沈海燕和团队成员们都很欣慰。她回忆,最初走访小梁家时发现,这个孩子阳光开朗、成绩优异,家庭条件却十分困难,父亲还因患病需要治疗。为此,一心公益不仅资助了小梁大学4年,还上门看望他的父亲,并送上慰问金,尽力帮这个家庭减轻负担。大学毕业后,小梁选择回到瑞安,入职本地一家企业。如今,担任受资助学生群群主的他,还主动承担起受资助学生与团队资助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这个学生群是孩子们的‘专属空间’,我们没有一名团队成员加入,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交流、组织聚会。”沈海燕说,小梁还会提醒学弟学妹们,在节假日给资助自己的“叔叔阿姨”发个消息、道声祝福。有了这个群,学生们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找群主小梁倾诉,有人找到暑假工作后也会在群里分享喜悦。而建立这个群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敞开心扉互相交流、结交朋友,不必因“受资助者”的身份而感到自卑。
在一心公益,不少团队成员还会与学生直接结对。“在助学模式上,大家更注重‘高质量结对’。”沈海燕举例,有位团队成员与结对学生保持着高频沟通,孩子不仅愿意主动分享生活点滴,遇到学业难题、就业选择等困惑时,也会主动向这位“长辈”咨询。除了日常帮扶外,团队每年暑假还会组织受资助学生开展一次集体旅行。春节前夕,成员们还会上门“家访”,了解每个家庭是否需要进一步帮扶。
助学以外,一心公益也活跃在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每个月固定时间开展公益行动,走进敬老院、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爱心茶亭全年不停歇等,从助学到公益行动,这支拥有五六百名义工的团队让爱心和温暖持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