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微微)“请让让,我是护士!”日前,江西婺源篁岭景区的气温已飙升至37℃,一位七旬老人在游览时突然晕厥倒地,失去意识。幸运的是,正在当地开展疗养的瑞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医护团队闻声而至,毫不犹豫跪地施救,为老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据悉,当天是市五医医护人员参加工会组织的疗休养的第二天,张瑜正和房小川、邵云峰等同事欣赏山间景色,身后游客的一声大喊打破了这份惬意——“下边有人晕倒了!”职业本能让三人几乎同时迈开脚步,顺着石阶往下跑。
景区工作人员已经围出了一圈安全区,2名热心游客正跪在地上给倒地者做按压。张瑜挤进去一摸患者颈动脉,心里咯噔一下:“没搏动,胸廓也没起伏,是心脏骤停!”她立刻接替热心人跪在地上开始胸外按压,同时朝着身边喊:“赶紧打120,景区有AED除颤仪吗?”
张瑜和房小川、邵云峰迅速组成急救团队,开展急救。几分钟后,景区保安抱着AED跑来。张瑜立刻解开患者上衣,按说明贴好电极片,AED的语音提示很快响起:“建议电击!”“所有人都离开!除颤!”她大喊一声,按下了除颤按钮。
电击结束后,邵云峰立刻接手按压,房小川则蹲在一旁清理患者口腔、保持气道通畅。“大约按压了两分钟,我摸颈动脉的时候,感觉到了微弱的搏动。”张瑜说,患者慢慢有了浅意识,眼睛微微动了动,家属紧绷的脸终于缓和了些。
景区工作人员带来了消息,120急救车已经在路上,但山上路段狭窄,车子开不进来。大家用转运车把患者送往山下车辆停靠点转运。
气氛没缓和多久,10分钟后,保安再次追上张瑜等人:“不好了,患者好像又不行了!”张瑜心里一沉,和房小川、邵云峰掉头就往回跑,“当时就一个念头,再快一点,再快一点!”
三人赶到时,患者已经再次失去意识,并且出现大小便失禁、颈动脉搏动消失的症状。“快把人移到平地上,继续CPR!”房小川稳住了慌乱的家属。邵云峰立刻跪下去做胸外按压,张瑜清理口腔分泌物,房小川则快速检查AED,三人的动作快速,配合默契,再一次为抢救患者上演“生死时速”。
“怎么了?我们来帮忙!”市五医疗养的其他同事循着动静找了过来。基于职业素养,没有多余的话,同事们立刻接手轮换,有人接替邵云峰按压,有人接手张瑜进行人工通气,几个人轮流着来,按压的节奏始终没有乱。
经过大家的接力急救,远处终于传来了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看到急救医生带着药箱和设备飞奔而来,大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些。市五医医护们立刻上前交接,并协助当地急救医生做好气管插管、吸氧,看着患者被抬上救护车,张瑜和同事们才发现,大家的膝盖已经被石板硌得发红,腰也因为持续俯身按压有些直不起来。“直到救护车开走,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地。”张瑜说,这是她第一次在外出时遇到这么紧急的情况,“但只要穿了这身白衣,就没法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