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瑞安企业家
上一版3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浸式感受科技与人文交融的企业生态
瑞安市企业家创新研修班走进华为
参观欧洲小镇
现场培训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王正

    当瑞安企业家遇上华为创新基因,会碰撞出怎样的发展火花?日前,2025年度瑞安市企业家管理创新研修班在华为松山湖欧洲小镇(溪流背坡村)拉开帷幕,60余名企业家带着对管理升级的探索欲,沉浸式感受科技与人文交融的企业生态。

    此次研修班,企业家们不仅走进华为欧洲小镇、三丫坡等核心园区,实地感受“自然与科技共生”的企业生态,更聚焦华为在储能创新、数字化转型、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实践经验,通过参观“光储充”一体化样板点、与华为高管面对面交流、拆解经典管理案例等形式,学习科技巨头的创新逻辑与发展战略,为瑞安本土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升级汲取“硬核养分”。

【他山之石】

    参观华为,感受行业巨擘的科技与浪漫

    此次研修班的首站来到华为松山湖两大核心园区:欧洲小镇与三丫坡。

    华为欧洲小镇是东莞松山湖的名片,占地面积近2000亩。其诞生源于华为“打造世界一流研发环境,让奋斗者拥有优质工作生活空间”的构想,是“以奋斗者为本”文化的体现。基建团队访遍欧洲,精选12个经典城市建筑风格,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英国剑桥的高校等。

    在这里,企业家们乘坐标志性的瑞士复古小火车,依次经过复刻牛津、巴黎、海德堡等风格的组团建筑,碧波荡漾的湖景与红墙尖顶的欧式楼宇相映成趣。“没想到一个企业园区能把自然生态与工作场景结合得这么好,员工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创造力肯定不一样。”企业家们一边用手机记录园区景致,一边感慨道。

    而在三丫坡华为大学区域,宏伟的图书馆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图书馆的巨型圆形穹顶由16组对称的巨型铜铸罗马柱支撑,形成16个拱形扇区,环绕式的书架设计让每一本书都尽收眼底。阳光透过穹顶洒在书页上,营造出静谧又厚重的学习氛围。“光看这个图书馆的设计,就能感受到华为对员工成长的重视。”浙江邦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云说,这种“把细节做到极致”的态度,正是中小企业需要学习的管理细节。

    企业家们还参观了广东高标园区光储样板点,采用全新一代华为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总储能容量3.4MWh,一期先行建成投运16台工商业风液智冷储能产品,提供稳定绿电的同时,降低用电成本,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当前,各类工业企业、园区是能源消耗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光储充场景融合的主战场。”负责此次培训的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光储充一体化具备多元化的功能和价值,让每一个企业、园区从电能消费者成为电能“产消者”。

    培训期间,企业家们还参观了华为数字能源瓦特展厅、华为冯诺依曼展厅和爱迪生展厅。华为数字能源瓦特展厅位于深圳坂田总部基地,是华为数字能源战略的核心展示窗口,系统呈现能源数字化与清洁能源技术的融合实践,通过互动屏幕、实物模型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全景展示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如何推动能源革命,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华为冯诺依曼展厅聚焦ICT技术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展现华为在通信、AI、芯片等领域的前沿突破,通过全息投影、互动沙盘等技术,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科技如何赋能数字化转型;华为爱迪生展厅以“新能源实现碳中和”为核心理念,通过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示华为数字能源的业务布局与生态协同,展厅采用环形结构象征“零碳”,通过互动装置模拟能源管理场景,让参观者直观感受科技与环保的融合。

    此次培训除了现场参观外,华为浙江数字能源合作伙伴与生态发展部部长许轩明还为大家带来“华为人力资源的实践与分享”“工商业储能安全与经济性策略”等主题的讲座,让大家深入了解华为在内部管理和储能上的创新和布局。

    【学员收获】 

    企业家带着启发与思考 探寻企业未来升级的方向

    “以前总觉得华为的成功离我们很远,这次实地学习才发现,它的管理逻辑是可借鉴的”“华为的储能、5G、AI等技术,对一般企业来说,都是有机会合作的”……在此次研修班中,瑞安企业家们深深感叹于华为走在科技的前列。此次参与活动的企业家中,有年轻的“企二代”,有正当年的中坚力量,也不乏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企业家,他们共同看到了科技巨头的发展路径,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具体的启发与思考,借力探寻企业未来升级之路的方向。

    瑞安市企业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组织企业家走进华为,希望通过“实地看、面对面聊”的形式,打破认知边界。后续他们将持续开展企业家创新研修班活动,助力瑞安企业高质量发展。

    启发一:华为所展示的认知高度,值得深入思考与借鉴

    华为不仅是一家成功的企业,更代表了中国企业的高度与可能性,是一种管理哲学和文化现象的体现。此次培训活动中,不少企业家认为,华为所展示的开放共享认知格局、用户导向的研发逻辑、深耕文化的战略定力以及多元包容的创新理念,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范本,其认知高度将持续为更多企业的成长注入启示与力量。

    浙江久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旭浩表示,此次华为之行让他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取决于认知高度。华为通过开放共享的理念,不仅推动自身发展,更带动提升了整个社会管理的认知水平,这样的行业格局令人敬佩。他注意到华为早在发展初期便重视文化与制度建设,正是这种长期的投入与坚持,让华为在后续成长中很少遭遇发展瓶颈。

    “战略眼光决定企业边界,华为对未来趋势的预判能力和提前布局意识,是其能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关键。”吴旭浩说,华为的发展经验印证了企业文化沉淀才是企业永久的竞争力源泉,选择正确赛道固然重要,但唯有搭配相应的文化制度建设,企业才能行稳致远,这一感悟将为久恒光电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温州艾德美门窗系统开发有限公司与华为在智能窗户领域早有技术合作,此次参访对该公司总经理金扬新而言,更像是“合作深化的复盘”。在华为三丫坡园区,工作人员展示的“场景化研发”流程让他豁然开朗。先调研用户在不同天气、时段的开窗需求,再反向匹配传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参数,这种“从用户需求出发,而非从技术本身出发”的研发逻辑,精准击中了艾德美当前的发展要点。

    “之前我们的智能窗户多聚焦‘远程控制’等基础功能,今后将更强调‘解决具体问题’,比如南方梅雨季如何自动调节开窗角度防潮,北方冬季如何联动供暖系统减少能耗,这让我对产品创新有了全新思考。”金扬新说,后续,他将进一步对接华为技术团队,把更多精准的传感技术融入智能窗户产品,让其真正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的一部分”。

    温州美富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连连则在参访中对“创新”有了全新体会。“华为的创新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让传统与现代、需求与创造找到平衡点。”林连连说,美富达同样需要深度挖掘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华为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潜在需求、快速迭代产品,让她意识到工艺品创新不该只停留在图案、材质的微调上,要用数字化手段捕捉年轻群体对“文化认同感”“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启发二:以新视角投身产业升级,不当“旁观者”

    此次研修班有着不少年轻“企二代”,比如浙江欣炜机械有限公司的薛涵予、瑞安市华博鞋业有限有限公司的杨衍铭。作为年轻一代,二人在研修中结合行业痛点提出实践思路,坚定了要做新视角推动技术落地者、模式革新“参与者”的信念。

    “走进溪流背坡村,我对‘传统制造业升级’的理解被彻底重构了。”作为浙江欣炜机械管理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薛涵予直言华为园区的设计让她刷新了对“创新环境”的认知。在她眼中,玻璃幕墙与竹林、溪流交织的场景,不仅是自然与科技的融合,更印证了“园区即创新孵化器”的理念。

    薛涵予也开始反思机械制造的创新逻辑:“过去我们只盯着设备性能提升,却没考虑年轻操作工的使用习惯。未来我会推动团队融入‘用户思维’,用数字化手段降低设备操作门槛,让传统机械更适配年轻从业者,这就是我们‘00后’能为产业升级做的具体事。”

    杨衍铭同样带着实践思考返程。此次研修,他聚焦鞋业制造的“管理瓶颈”与“绿色转型”两大痛点,从华为经验中找到了破局思路。“华为清晰的职岗体系和权责机制,给我们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了重要一课。”杨衍铭说,此前企业存在分工模糊、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生产协同效率偏低。此次研修后,他将着手梳理公司内部岗位,计划建立标准化分工流程与激励机制。

    在绿色转型方面,华为数字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实践,为华博鞋业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案。“鞋业制造能耗不低,过去总觉得‘绿色生产’成本高、难推进,但华为的‘光储充’一体化模式让我看到了可行性。”杨衍铭说,他已规划在厂房屋顶铺设光伏板,配套工商业储能系统,通过优化能耗结构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参考智能微网技术,逐步构建“低碳鞋业制造模式”。

    “作为年轻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更深刻,我们愿意主动尝试新技术、新模式,哪怕从小步骤开始,也能为产业绿色升级积累经验。”杨衍铭说。

    启发三:探索储能应用新路径,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与效率升级

    此次研修中,华为提出光储解决方案是企业家们颇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后,不少企业家纷纷表示有意向与华为在储能领域开展合作,为瑞安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效率升级注入新动能。

    畅欧实业(浙江)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与瑞安众多企业有着合作。该公司总经理吴晓敏表示,华为智能储能技术让其真切感受到储能产业“可持续”的深层内涵,也为企业聚焦的光储能后端服务提供了新视角。

    在储能后端服务与销售板块,华为的实践令他豁然开朗。华为构建的“全生命周期客户服务体系”十分亮眼,通过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客户储能设备运行数据,提前预判故障并主动上门维护,打破了传统后端服务“被动响应”模式。

    销售端,华为“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逻辑更具借鉴意义。其不单纯推销服务,而是深入了解工业客户、商业体的峰谷用电需求,结合储能设备特性定制后端运维方案,“需求前置+服务闭环”模式让销售转化更有说服力。

    吴晓敏说,畅欧实业接下来将借鉴华为数字化服务经验,搭建客户设备监测平台,把后端服务从“被动修复”转向“主动保障”;同时在销售端深化需求调研,从“卖服务”转向“提供储能全周期保障方案”,为瑞安储能产业协同升级注入力量。

    浙江华仕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焕镐对与华为在储能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在华为“光储充”一体化样板点,其展示的储能系统具备“峰谷电价差套利”与“备用电源”双重功能,恰好契合机械企业“稳定供电、降低能耗”的核心需求。另外,华为“长期主义”的发展战略也让他深受启发。华为布局储能领域多年,即使早期市场需求不大,也坚持投入研发,这提醒大家,企业布局新赛道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要着眼于行业未来5至10年的发展趋势。

    浙江邦泰机械有限公司多年前就已布局光伏发电,用绿色能源降本增效。吴云说,他们早年布局光伏,确实在能源成本控制上有了效果,但当时只盯着“发电”这一个环节,没考虑到与生产用电峰谷、电网负荷的协同,导致部分时段发电量过剩浪费,用电高峰时又得依赖外网,绿色能源的利用效率始终没拉满。这次研修中看到华为的“光储解决方案”,才明白“光储协同”的关键,把光伏发的电存起来,根据生产节奏智能调配,既能避免浪费,又能在用电高峰自主供电,进一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瑞安企业家
瑞安市企业家创新研修班走进华为
瑞安日报 瑞安企业家 00004 瑞安市企业家创新研修班走进华为 2025-9-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