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聚焦点
上一版3  
 
放大 缩小 默认   
“烟火气”撞上“文明线” 地摊经济管理遇挑战
■记者 蔡自祥 见习记者 陈小斌

    流动摊点既为城市带来了“烟火气”和生活便利,又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上望、安阳等街道的多处集中摆摊点,发现这些区域都不同程度存在油烟超标排放、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等违规现象。当“烟火气”与城市治理碰撞时,如何合理发展地摊经济已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小吃车”扎堆路口

    油烟扰民投诉多

    日前,记者在莘阳大道和世纪大道交叉路口看到,那里聚集了20多辆流动餐饮车,以售卖烧烤、炸串、炒年糕等为主。烧烤摊后面的人行道上摆了许多桌椅,坐满了食客,烧烤产生的大量油烟随风飘向对面的居民楼。“油烟味道非常难闻,我们多次反映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不了。”附近住户胡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流动摊贩越来越多,油烟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院士路星海公馆附近路口。这里同样聚集了许多烧烤、小吃摊点,许多摊贩都把餐饮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确实不能占用车道,但是看到其他人摆在这里,我也跟着摆到这里了。”面对记者询问,一名把摊点摆在非机动车道的摊贩无奈地说。

    近几个月来,“瑞网议事厅”等平台也收到了不少市民的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影响非机动车行驶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文华路和民莘西路等较为狭窄的路段上;二是油烟扰民的投诉,该问题涉及范围更广、投诉量也更大。

    一名在世纪大道路口摆摊的烧烤摊贩告诉记者,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这里一直只有两家烧烤摊,6月份之后这里的流动餐饮车就越来越多,除了下雨天,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聚集20多个摊点。许多摊贩之前是在莘阳大道鑫鸿嘉园路段摆摊的,最近都在世纪大道附近的热门路段摆摊,与管理部门“打游击”。另一名摊贩坦言:“流动餐饮车带来很多油烟污染,无论到哪里,附近的居民投诉都很多。”

    地摊经济遇“两难”

    “明星夜市”被取缔

    据了解,去年底,上望街道办事处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上望中队在莘阳大道设立了临时夜市疏导点,该地段一度成为瑞安极具流量的夜市,可谓“明星夜市”。但是,今年6月1日该临时夜市疏导点被取缔,百余家流动摊点就分散到了安阳、上望、莘塍等街道的多个路口。

    早在6月3日,摊贩们就曾在取缔通知下发后不久重新回到了鑫鸿嘉园附近路口。虽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上望中队的执法队员在现场不断地劝说,但摊贩们久久不肯离开。“之前这里是允许摆摊的,但摊位多了,生意也好起来了,又被取缔了,我们到底去哪里摆摊呢?”一些摊贩说。

    现场许多附近住户对该疏导点夜市的取缔表示支持。一住户告诉记者,之前这里夜市经常营业到次日凌晨,楼下特别吵,而且餐饮产生的气味也很难闻,油烟污染非常大。

    时隔数月,记者来到鑫鸿嘉园附近路口,仍有一些流动摊贩在该路口摆摊。据悉,他们都是等执法部门安排的巡逻保安下班之后,从其他路口“流动”过来,做后半夜的餐饮生意。而在走访中,许多摊主都提到这里的生意最好,也表达了对政府部门“一刀切”取缔的不满。对此,上望街道办事处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上望中队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一刀切”的原因,主要是数量急剧增加的摊贩,他们所经营夜市带来了大量的民生投诉,也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在城市文明秩序和保留“烟火气”的两难选择中,他们最终选择了取缔这一临时夜市疏导点。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上望中队中队长池玉波说:“当时每天都有公安、市监、街道城建办和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开展管理,处理纠纷,可居民的投诉几乎天天都有,多的时候一天投诉量达十几件。”池玉波介绍,除了该夜市秩序混乱,油烟污染、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外,当时他们在管理中还发现了食品安全等问题。由于流动餐饮摊点出摊时间不规律且位置也不固定,半成品食材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一旦出现变质、过期,事后也难以追责。此外,多数烧烤摊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有的摊点虽然安装了环保设备,但是为了省电,多数时候也没有启用。

    上望街道城建办主任张翔介绍,夜市并没有限制餐饮种类,因此也对周边原有的餐饮门店,特别是烧烤、炸串等门店生意造成了冲击。几个月下来,周边倒闭的门店也不在少数。张翔坦言,从实际情况看,这个地点距离居民生活区太近,并不适合打造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夜市。该街道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了此情况后,最终决定一次性取缔该夜市。

    “烟火气”还在继续

    发展瓶颈亟需破解

    莘阳大道临时夜市疏导点取缔之后,流动摊点在其他道路十字路口形成了聚集点,商业活动较为发达、人员更加密集的安阳街道成了流动摊贩的首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安阳中队第一时间就采取了措施,除了加强执法人员的日常巡查之外,还针对人员较密集区域,专门安排了五六名保安在重点路段巡逻至23时。“莘阳大道临时夜市疏导点被取缔后,安阳街道收到的居民对流动餐饮投诉量变多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安阳中队副中队长林强说。

    从一个点的问题变成了多点多个问题,这样的城市治理策略真的有效吗?张翔说,虽然城市治理的点位增加了,但是治理的难度也是直线下降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居民投诉件大幅度减少了,“利大于弊,分散之后扰民的情况大幅度减少,投诉件也少了很多。”

    采访中,许多摊主表示,他们也不想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希望政府能够牵头搭建一个比较正规的平台,让我们合法经营,这样子大家都会好好干,也不会到处被驱赶。”一位在瑞祥新区摆摊的摊贩说。一些喜欢夜市文化的市民也表示支持:“瑞安还是很需要一个有点烟火气的地方,希望能够规划一个大家都喜欢去、方便去的夜市。”

    设立合适的夜市疏导点成了市民和小摊经营者的共同呼声,然而在现实中,上望、安阳等街道都面临着“无地可划”的困境。尽管这几年我市都在持续推动地摊经济的发展,但存在合法路径不明、空间资源不足、流动经营难以规范等难题,制约了地摊经济的健康有序管理。

    【编后语】

    作为灵活就业的载体之一,地摊经济解决了许多失业人员、新居民和低收入群体就业问题,支撑起数百个家庭的生活。与此同时,流动摊贩与执法人员的“猫鼠游戏”每天都在上演,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管理秩序,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要实现地摊经济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需要平衡摊贩、商户与市民各方权益,确保政策公平合理;另一方面基层街道也要积极创新探索,努力破解疏导点选址与管理难题,切实让政策惠及民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聚焦点
“烟火气”撞上“文明线” 地摊经济管理遇挑战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4 “烟火气”撞上“文明线” 地摊经济管理遇挑战 ■记者 蔡自祥 见习记者 陈小斌 2025-9-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