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颖/文 杨洋/图 通讯员 周允亮
“以前企业找检测、问标准要跑好几家服务商,现在我们整合资源,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送上门’。”9月25日下午,在瑞安市东新科创园里,瑞安市汽摩配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与瑞安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协会、国家汽车电气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瑞安协同创新中心、浙江佳合标准化咨询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瑞安汽摩配企业的“质量服务清单”迎来新升级,也意味着该平台迈入2.0时代。
作为瑞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质量后盾”,该“一站式”服务平台于今年7月成功入选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建设重点平台名单。据悉,此次签约,正是为了让服务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对产业“胃口”。
1.0时代:
硕果累累的“基础答卷”
汽摩配产业是瑞安经济支柱之一,拥有超450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50余家。为推动产业提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浙江省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联合国家汽车电气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于2022年共同搭建起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线上平台入驻“浙江质量在线”,平台集成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品牌塑造等全链条基础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大幅简化企业办事流程。
2024年,平台以服务创新为突破点,通过培训指导与产学研用相结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年内,该平台服务企业254家,规上企业服务覆盖率达94%;完成汽摩配产品检测450多批次,开展各类培训近10次,覆盖企业166家,新增首席质量官36名、企业标准化总师20名,15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放实验室322批次,入企帮扶187家次,为企业直接减免检测费用超10万元;指导行业新增“品字标”品牌企业7家,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项、“浙江制造”标准3项;创新推出“品质贷”信贷服务,累计为388家质量品牌企业发放贷款余额31.3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台的推动下,瑞安市汽摩配协会成为苏浙皖赣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质量创新联合体浙江唯一代表,并助力瑞安汽车传感器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2.0时代:
持续接力的“升级蓝图”
如今带着1.0的成果,平台正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按照规划,2025年底将初步建成具有地方辨识度、企业认可度、党政满意度的质量基础设施2.0平台,以实际行动推进瑞安“两新”融合,助力汽摩配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平台2.0建设将重点从服务模式、资源整合、运营模式三方面精准发力。”市市场监管局质量科相关负责人说,升级后的平台,服务模式更“主动”,依托产业质量数据库,推动从“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转变,为不同梯队企业定制“一揽子方案”,为龙头企业推进“整零对接”与创新联合体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检测、标准化辅导等基础服务;资源整合更“协同”,牵头整合市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资源,联合四家战略合作方,围绕电子制动系统、智能传感器等产业关键领域,加快填补标准空白;运营模式更“可持续”,探索“公益性基础服务+市场化增值服务”模式,既保障小微企业享受免费质量诊断、政策咨询,又通过技术攻关、品牌培育等增值服务实现平台“自我造血”,持续为企业输送优质服务。
质量管理与转型升级的
深度融合
2025年9月是第48个全国“质量月”,今年“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在签约仪式后,市市场监管局还针对部分企业卓越绩效成熟度不高、高层认知不足、全员参与氛围不浓,尤其是质量人才短缺的核心痛点,邀请专家同步组织卓越绩效培训会,帮助企业负责人、质量骨干系统掌握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在瑞安早已成为政企共识。自2009年建立政府质量奖制度以来,瑞安已培育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企业1家、温州市市长质量奖企业14家、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企业71家,获奖数量位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平台从1.0到2.0的升级,将进一步夯实产业质量根基,让瑞安汽摩配的“质量底气”转化为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一批优秀企业正是通过导入卓越绩效这一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实现了质量管理与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