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项颖 通讯员 钟熙乐)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第二批传统产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我市上望街道的《多维裂变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百亿工业重镇转型新样板》、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力诺”)的《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应对行业周期挑战的实践》和浙江起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起迪”)的《“数据得地”助推3D打印产业裂变升级》三个案例上榜,数量居温州各县(市、区)前列。这不仅标志着瑞安传统产业转型成效获省级认可,更以“本土企业二次创业”的样本价值,为全省传统制造业破局提供了可借鉴的“瑞安解法”。目前,我市共有四个省级传统产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
“裂变”本是生物学概念,在产业经济语境中,“内生裂变”特指本土部门、优势企业通过技术、管理、模式的自我革新,实现从“单一增长”到“指数级跃升”的质变。此次上榜的三个案例,正是瑞安在政府侧与企业侧“内生裂变”的生动实践。
作为我市政府侧转型样板,上望街道实施“四大裂变”工程,“创新裂变”推动企业研发布局与技术应用,“转型裂变”推进数智改造与模式创新,“链式裂变”强化产业链协同,“增值裂变”优化空间与服务,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4亿元,增速达16.2%,2025年1至5月产值增速跻身温州百亿级工业镇街前三。
浙江力诺以“内生+外延”破局,技术端突破严苛工况及产品瓶颈,管理端优化营销体系,产业链端收购徐州化工机械有限公司,2024年企业新增专利17项,新能源业务年增幅达286%;浙江起迪则借力我市“数据得地”政策成功竞得23.4亩工业用地,较传统供地模式缩短审批时间60%,投资1.2亿元建设数字化工厂,部署5条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应用MES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管控,产品不良率从5‰降至1.2‰,实现产品年产量达10万台,销售额三年连增,破解土地、融资、产业化周期难题。
“上望街道及两家企业为我市政府侧、企业侧的产业‘裂变’转型之路打造了样板。”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三个案例虽聚焦层面不同,但存在显著共性,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无论是上望街道推广先进技术、浙江力诺突破产品技术瓶颈,还是浙江起迪应用MES系统,均将技术革新作为裂变基础;注重资源要素的高效整合,上望街道统筹土地、服务等要素,浙江力诺整合产业链资源,浙江起迪借力政策破解土地制约,均通过要素优化加速转型;以“质变升级”为最终目标,并非单一规模扩张,而是实现从生产模式、产品结构到产业生态的全方位跃升,最终实现经济指标与发展质量的双重突破。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探索优质企业内生裂变机制,聚焦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撬动传统产业的“裂变效应”,推动更多部门及传统企业走上“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