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爱心暖人。10月13日,瑞安市东山第四小学的校园里涌动着一股特别的暖流——一场融合了环保理念与公益爱心的旧衣回收公益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资收集,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实践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绿色与爱的种子。
大包小包的爱心
低碳理念的生动实践
活动当日,气氛热烈。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拎着大包小包的旧衣物,有序地进行捐赠。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快乐,因为手中的包裹,承载的不仅是闲置的衣物,更是对地球的关爱和对需要帮助者的温暖。
瑞安市东山第四小学校长谢建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学校共有446名新居民子女,现在学校里都在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而这次活动恰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践平台。孩子们回到家,成了小小的环保宣传员,主动向爸爸妈妈讲解,而家长们的支持力度让我们非常感动。”据她介绍,有的孩子家庭捐赠了上百件衣物,家长早上骑着三轮车来运送旧衣物,其热情远超预期。
五年级的朱素莹同学是众多热心参与者中的一员,她和家人一起整理并捐赠了四袋衣物。她说:“回到家跟妈妈说了这个活动后,我们全家人都觉得很有意义,一起把衣柜里穿不了的以及闲置的衣服都找了出来,整理好带到学校。”当被问及感受时,她笑着说:“很开心,觉得既能帮助别人,又能保护环境。”
当天,回收旧衣物总计1240公斤。
从“废旧衣物”到“纺织黄金”
变废为宝的绿色魔法
这些承载着爱心的旧衣物,将去往何方?它们并非简单捐赠或处理,而是踏上了一场充满科技魅力的“循环再生之旅”。本次活动的合作方——温州恒逸资源再生有限公司,为这些旧衣物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恒逸集团旗下的科技先锋,该公司专注于破解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密码”。他们依托创新的化学法回收技术,构建了一条从“废旧纺织品”到“新纺织品”的完整闭环产业链。
据悉,回收来的旧衣物将首先经过精准的专业分拣。随后,它们将被运往先进的循环经济园,通过环保的化学提纯工艺,神奇地转化为高纯度的BHET。这种材料被誉为“纺织黄金”,是生产聚酯纤维的核心原料。最终,这些“纺织黄金”将再生成全新的、高质量的绿色纤维,重新回归纺织产业链,用于制作新的服装、家纺等产品。这不仅极大减少了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废弃物填埋的环境压力,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线上线下融合
让绿色回收触手可及
为了将环保行动变得像网购一样便捷,温州恒逸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构建了“线上数字化服务+线下实体网络”的全渠道回收体系。线下,他们的网络已遍布浙江、福建、湖北等地,并深度整合了菜鸟驿站、顺丰驿站、供销系统等社区节点,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实体回收网络。线上,居民只需动动手指,通过“逸回收”微信小程序,即可享受“一键预约、快递上门”的数字化回收服务,足不出户便能参与环保。
企业相关负责人阐述了选择与学校合作的深层考量:“学校、社区物业这类人员密集的场所,信息传递效率高,凝聚力强,非常便于我们集中开展环保知识普及和回收活动。这不仅能高效回收物资,更能将绿色低碳的种子播撒到一个个家庭中。”据悉,目前公司仍处于发展初期,正积极拓展多元合作渠道,力求让回收网络覆盖更多生活场景。
环保收益汇入残联
爱心循环圆满闭环
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完美的“爱心闭环”。据悉,此次旧衣回收所产生的所有收益,将悉数捐赠给瑞安市残疾人联合会,用于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这一举措使活动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它不仅是一次资源的循环,更是一次爱心的循环。孩子们在践行环保的同时,也亲身参与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动,深刻体会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未来,这股绿色爱心之风还将继续吹拂。据活动主办方透露,旧衣回收系列公益活动将在湖岭二小等各小学陆续铺开。
作为永续循环经济的坚定倡导者,温州恒逸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快全国城乡全场景回收网络的建设步伐,让便捷、高效的绿色回收服务触达每一个角落,与全社会共同践行简约、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一场旧衣回收公益活动,织就了一张连接着家庭、企业、公益与未来的绿色之网。它在孩子们心中刻下的,不仅是环保意识,更是对更美好、更温暖的世界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