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杭城,秋意渐浓。秀美西湖与西溪湿地之间,浙江经略规划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经略”)董事长办公室内,一幅微微泛黄的浙江省地图静悬墙面。每当魏李鹏的目光掠过地图上蜿蜒的飞云江曲线,时光仿佛倒流四十五年——瑞安仙降下林村的夏夜,江风微凉,父亲推着绑满电影胶片的自行车艰难前行,而五岁的他正挤在露天放映场的人群中,观看着幕布上的影片《上甘岭》。胶片转动声中,父亲的话语如锤子般落进他的心底:“人的后天努力大于先天赠予。”这位从瑞安走出的寒门学子,用三十年光阴完成了从农家子弟到正高级经济师、从政府决策参谋到研究型企业家的多维跨越。
如今,作为浙江经略的掌舵人,他以“智库研究+智库行动”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区域战略、城乡统筹、产业创新、片区开发、项目谋划、招商投资等领域刻下深刻印记,更以赤子之心回报桑梓,书写了一段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奋斗故事。
砺志
从飞云江畔走向之江潮头
1975年,魏李鹏出生于仙降下林村。他五岁那年,母亲考取瑞安县人民医院护士一职,于是全家迁居城关镇第三巷。魏李鹏的成长轨迹烙印着瑞安学子的拼搏精神:在城南小学(现已撤并),他是站在操场上的领操员;在城西中学(现已撤并),他毅然放弃专攻体育专业,而选择了一条最稳的升学之路。他亲历了母校城西中学的“高光时刻”,以全校前三的成绩考入瑞安中学,且当年学校有29人一起考上瑞安中学,创下学校的最佳升学纪录。他回忆说:“初中教会我两件事,高效学习的钻研方法和互勉共进的协作精神。”
1987年踏入位于仓前街的瑞安中学时,他已褪去青涩,开始奋发图强。高中三年,他的理科成绩稳居学校前列。高考前夜,这位“从无败绩的考场老将”竟彻夜未眠,影响了高考正常发挥。“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看到1410名的全省排名,像挨了记闷棍,清北校园梦破灭,但我的斗志没有随之熄灭。”多年后,他笑谈那次“人生失利”,眼底仍有波澜。即便高考意外折戟,他仍以超重点线20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在杭州开启了更广阔的求知之路。
智行
十五载厚积一朝破茧
大学校园里,他展现出温州人特有的商业敏锐。当同学们还在适应校园生活时,他已开始探索“校园商业模式”:寝室方便面代销采用创新分成模式——每包方便面0.05元利润分给协助销售的室友0.02元;过年前夕奔赴义乌采购贺卡,在寒风中摆摊至深夜。而这些实践从未耽误学业,更激发了他的拼搏精神。在校期间,他连续斩获奖学金,更在研究生期间联手三位同学创办咨询工作室,为杭城翠苑街道、杭州之江发展公司等提供发展规划研究。“当时,组织众多在校本科生参与调研、发放问卷、分析数据,并按贡献支付报酬。”他自豪地说,“这既解决调研人力,也帮助本科生接触科研。”
2002年经济学硕士毕业时,他手握多份offer,最终选择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就业。“当时,我的导师希望我进高校任职,父母期待我当公务员,但我想把梦想的蓝图刻在大地上。”接下来的15年间,他跑遍浙江90多个县市和全国多个城市。作为主创人员完成的《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提出“向海要地”“港产结合”“制造强基”等规划策略,有效推动浙江东南沿海区域协同发展,并直接催生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现已升格为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平台。2010年,他领衔完成的“浙江省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更具前瞻性——当众泰电动车续航仅150公里时,他提出布局实施“环西湖新能源交通网”,首创试验“黄龙中心换电接驳”模式,为全省新能源产业腾飞埋下伏笔。
这段长达15年的政府端研究工作经历,也让他深度感受浙江城乡统筹、区域开发、产业创新等发展变化。其主持的多项课题,不仅获得国家发改委、浙江省政府、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社科联等颁发的众多优秀成果奖,更直接转化为政府决策。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言:“在省发改委研究所的日子,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学术理论转化为政策语言,这是智库人最宝贵的财富。”
2016年冬,他站在人生历练的新岔路口。上海某上市公司开出年薪350万元要他加盟,而妻子却给他泼了冷水:“高薪的背后,可能是举家搬迁的生活不稳定。”“政策研究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必须落地生根。”他这样回复妻子。深夜时分,魏李鹏在书房里,做出一个令业界惊讶的决定:辞去体制内职务,自主创办浙江经略规划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创业
“研究+行动”的两轮驱动
创办浙江经略的首年,魏李鹏创造了智库行业的“魏氏公式”:智库研究(顶层设计)+智库行动(落地实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操作系统。
在智库研究上,他持续提升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咨询服务能力。作为杭州市社科智库首批专家和温州市决策咨询委特约委员,以及国内多地政府决策顾问,他提出的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市领导批示超30项,多项建议被采纳转化为政策、规划、方案、计划。
在智库行动上,他不断探索规划带出项目、项目带来投资、投资带进企业的落地实践模式。与浙报集团合作,他通过“主题再造”,将杭州拱墅区浙报印务园区转型为数字文创园区。如今,浙江经略运营操盘的浙报印象数创园入驻率保持90%以上,园区内涌现出多家数字文化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而落地衢州的四省边际军创园,成为浙江经略招商的“小而精”新名片。他在温州成立的温州经略产城智库有限公司,更成为浙江经略“两轮驱动”模式的拓展实践,也是深度服务瑞安及温州多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见证“两轮驱动”模式的韧性。新冠疫情期间,当省外业务从40%锐减至20%,他带领团队扎根浙江,从宏观到微观,从研究到行动,让客户和朋友带来合作资源,让员工走出成长通道。在产业服务领域,他主导搭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视觉等产业合作联盟,联合国内众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构建“产业研究-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落地”全链条,成功孵化无人机物流、智慧能源等多个新兴项目。正如联盟成员所言:“魏李鹏不仅搭建平台,更带着我们找市场、找政策,这才是真正的产业服务。”
2024年7月3日,浙江经略规划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总部项目在瑞安玉海街道完成签约;随后,魏李鹏受邀为玉海街道知名人士联谊会举办了一场爱乡公益讲座。目前,浙江经略的服务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布全国,与浙江省11个地市、90来个县(市、区)都有业务合作,省外以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沿海城市群为主。魏李鹏说,近年来,公司业务的70%来自创新型谋划、融合型规划和行动型服务,这验证了“智库既要产生经济效益,也要创造社会影响”的创业初心。
反哺
一个瑞安人的温柔与坚韧
2020年出任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特约委员后,他的办公室常备两幅地图——浙江省域图与温州遥感图。多年来,魏李鹏始终将桑梓的发展置于心头。他以研究的笔锋,深度参与温州及瑞安的多领域规划,从宏大的五年蓝图、城市发展战略,到细致的产业创新、园区建设乃至文化发展布局,他的研究成果一次次从纸面走向现实。
他从不甘于只做纸上的谋士。“瑞安人的服务生态,核心是‘生产性服务’。”魏李鹏这样诠释他的家乡情怀。他坚持以项目落地说话,积极推动低空物流、人形机器人、智慧能源等一批具有前沿性和带动力的企业与项目扎根温州。
作为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常务理事及社科分会副总干事,他更主动搭建起“温州人经济”与“温州本土经济”互动融合的桥梁,广泛联络全球温籍乡亲,推动人才、资本与情感的回归与交汇,默默拓展着温州人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2022年秋,陶山知名人士郑超豪通过魏李鹏的叔叔牵线,打电话给魏李鹏:“沙洲村和您老家下林村隔江相望,能不能帮乡亲们谋划一下村庄发展的蓝图?”浙江经略团队调研后,当规划方案在沙洲村会议室展开时,他指着飞云江沙洲段江畔说:“这里是环沙洲水系治理的方案设想,那边是一条亲水的休闲步道,未来这里将成为村民、游客的一个好去处。”如今这规划成为现实,在沙洲江畔,飞舞的白鹭与奔流的江水共舞,鸟儿翩跹的身影成了生态沙洲一道靓丽的名片。
暮色浸染杭州,思想泛起柔光。从浙南乡村到省城杭州,从政策研究者到智库企业家,魏李鹏始终践行着“经世致用”的信条。他的故事里,有个人奋斗的韧性,更有时代赋予的机遇:当低空经济遇见乡村振兴,当数字经济碰撞传统产业,这位智库研究者正以“研究创造价值,行动改变现实”的信念,在更广阔的天地书写新的篇章。正如他创办浙江经略时的誓言——“不为规划而规划,只为落地而存在”,这或许是对他三十年来征程最精准的注脚。
魏李鹏,1975年4月出生于瑞安仙降下林村,后随父母迁居城关镇第三巷,正高级经济师、浙江经略规划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杭州市社科智库首批特聘专家、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特约委员、玉海街道知名人士联谊会副会长以及国内多地政府顾问。他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战略、城乡建设、产业规划、项目谋划、投资咨询、产城开发、产业招商等研究工作,公开发表论文数十万字,多次获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浙江省政府优秀调研成果、浙江省发改委优秀成果、浙江省社科联对策应用类优秀成果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