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章钦
一只“老鸭”映初心
清廉家风代代传
■记者 蔡鹏程 叶佩伦 杨晓通

    受访对象:王章钦

    我叫王章钦,来自瑞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就是咱们老百姓说的卫生监督所。我是2024年刚提任的一名干部,今天和大家聊聊家风这个话题。老话说得好:“家风正,当官就清;家风不好,当官就容易出问题。”从古到今都是这个理儿。我觉得咱们当干部的,都得把家风建设当件大事来抓,自己要廉洁,家里人也得严格要求,让好家风帮咱们守住底线。

    童年启蒙

    一只老鸭的“廉政第一课”

    我的家风启蒙,始于寄住在舅舅家的童年时光。那时家里姐妹多,父母无暇周全照顾,5岁的我便被送到在瑞安市检察院工作的舅舅家。舅舅家一共四口人,加上我就是五口,挤在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吃饭,桌上基本都是蔬菜,就我碗里能有点特意做的荤菜。那时候我最不爱吃冬瓜,软乎乎的没嚼劲,在嘴里嚼久了还黏糊糊的,心里总嘀咕:“舅舅明明是个‘官’,咋家里过得这么‘穷’呢?”

    直到有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记得有一天,一名远房亲戚突然给舅舅家送了只老鸭。我一看可高兴坏了,心里盘算着晚上能吃上老鸭烧粉干,那得多香啊!可舅舅下班回家一看见那只老鸭,立马就问:“这东西哪儿来的?”听说是亲戚送的,平时挺和蔼的他脸一下子就沉下来了,拎起老鸭转身就下楼。我趴在窗户上,就看着他骑着那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很快就没影了。后来听我爸说,那天晚上舅舅特意叫上他,一起把老鸭给亲戚送回去了。第二天,舅舅专门给我这个才5岁的小孩上了人生的第一堂“廉政课”。他说:“咱当干部的,别人送的一针一线都不能拿,亲戚朋友的也不行。收了礼,办案的时候就很难做到公正,那可对不起党和国家啊。”我那会儿似懂非懂,但在心里悄悄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给送礼的人开门。

    职场坚守

    两句箴言的“廉洁指南针”

    舅舅这种廉洁自律的家风,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长大。大学毕业要去审批岗位上班前,我特意给舅舅打了个电话汇报。电话里他没讲太多大道理,就给我讲了个高速公路项目办的贪腐案子,最后嘱咐我:“到了审批岗位上,记住两句话——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

    这两句话成了我工作的座右铭。参加工作后,我先在卫生健康局行政审批科,后来到了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工作中我一直记着“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不摆架子、不搞特殊,群众有啥急事难事,我就盯着解决。流程能简化的就简化,环节能优化的就优化,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用实实在在的效率回应期待,让我们的服务既有规矩又有温度。在廉洁这事上,我就守着“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这句话。我手里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每次审批、每次监督,都带着大家的信任呢。我一直提着心、吊着胆,就像走在薄冰上似的守着底线,把好权力的“方向盘”,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让清正廉洁成为工作的常态。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组建了小家庭。都说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说再多不如自己做榜样。好家风的传承,比啥说教都管用。现在生活里遇到小事,我总会借机跟家里人念叨做人的道理、做事的规矩,就想把舅舅传给我的廉洁家风,好好往下传。这既是给自己提个醒、加把劲,也想给家里人做个好榜样,让好家风成为我家最宝贵的东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玉海楼
瑞安11月起国产小客车上牌
实现“零跑腿”
一只“老鸭”映初心
清廉家风代代传
塘下税务分局“线上+线下”融合
筑牢集云山电网“防火屏障”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一只“老鸭”映初心
清廉家风代代传
■记者 蔡鹏程 叶佩伦 杨晓通 2025-1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