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沿海海水稻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开镰

    本报讯(记者 陈峥)金秋稻浪翻涌,稻香四溢。10月17日,位于瑞安丁山二期的浙江沿海海水稻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迎来丰收季,120亩单季海水稻陆续完成收割,预计亩产达450公斤以上;1000多亩双季晚稻长势良好,预计将于11月15日前后收割。

    基地里,金黄色的稻田连成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两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作业,仅半小时便装满一车稻谷。

    据浙江瑞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炜介绍,今年该基地选育了14个耐盐碱水稻品种,其中10个品种作为展示品种,4个品种作为示范品种。这些品种均展现出优异的抗逆性和丰产性。“‘箐两优3261’作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明星品种,首次在瑞安进行试种,试种面积40余亩,预计亩产将超过450公斤。此外,多个品种的产量突破了500公斤,个别品种的产量甚至达到了600公斤以上。”他说。

    除高产水稻外,该基地还探索出“稻鱼”“稻蟹”“稻虾”生态共生模式。在40亩稻蟹共生田里,螃蟹为农田“松土”“施肥”,与水稻共生长;120亩稻虾轮作田则实现“一田三收”——每年收获两季水产品与一季水稻。

    据悉,该基地计划年底将生态种养面积扩大至300亩,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农业体系。陈秀炜介绍,生态种养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可以借助虾蟹活动减缓土壤盐碱化进程。

    该基地主要针对周边县(市、区)围垦滩涂、盐碱地的实际情况,在种植的品种、方式、模式等方面开展实验,实验成功后,再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2024年,该基地被授予“浙江瑞安海水稻科技小院”称号,成为盐碱地治理与智慧农业领域的创新标杆。

    据悉,该基地所在区域原本是围垦形成的重度盐碱滩涂地,土壤盐碱度高达6‰,曾一度被视为“农业禁区”。2019年5月,浙江瑞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1500亩农田,并联合袁隆平科研团队引入“四维改良法”技术,借助智能化种植系统对土壤进行持续改良。经过数年努力,该基地土壤盐碱度已降至3‰以下,成功将盐碱地转化为高产农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玉海楼
浙派教育大咖云集瑞安
浙江沿海海水稻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开镰
第十届版博会刮起“瑞安风”
第31届浙江(瑞安)机械装备展览会22日开幕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浙江沿海海水稻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开镰
2025-1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