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峥)近日,塘下交警中队与“匠心”宣教团走进塘下镇后朱村文化礼堂,针对老年群体开展专题宣讲。宣讲员用本地方言,结合近期发生的老年人横穿马路、闯红灯、三轮车违法载人等典型事故案例,为村民算清“经济账”与“亲情账”。这是“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中的一场活动。
现场,宣讲员示范了反光手环、安全头盔的正确使用方法。“早晚锻炼时尽量穿亮色衣服,过马路要‘一慢二看三通过’,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通俗易懂的讲解配合实物演示,让老年群体轻松掌握安全要点。而现场播放的事故视频,惨烈的碰撞画面让在场老人唏嘘不已。“以前总觉得车祸是‘别人家的事’,看了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真是触目惊心,今后宁可多走两步路,也不能拿命冒险!”村民朱先生听完宣讲后说。
数据显示,瑞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1万辆,驾驶人突破59万,但老年人交通事故占比仍高达53.2%,其中涉电动车事故超四成。针对这一痛点,宣讲团创新推出“方言课堂”,通过算经济账、亲情账,播放本土事故视频等方式,破解老年群体“耳背、眼花、记不住”的宣传难题。“匠心”宣教团成员、退役军人洪端艮介绍:“我们曾是守护国家的军人,如今想用另一种方式守护家乡的道路平安。”
据了解,2021年,塘下交警中队与“匠心”宣教团联合启动“美丽乡村行”活动。宣讲团以新建或改造道路通车为节点,提前对沿线村社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并形成“进老人公寓、进文化礼堂、进校园、进企业、进宗教场所”的五进模式。目前,活动已在塘下镇开展380余场,惠及村民超2万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宣讲,让交通安全成为村民的‘肌肉记忆’。”塘下交警中队指导员胡爱东说,将继续扩大宣讲覆盖面,通过“高频次、多形式、精准化”的宣传策略,推动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力争实现交通安全水平提升与交通事故率下降的“双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