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空壳老总”拉拢一帮朋友,在平阳各大金融机构的10来个网点,用仿造假房产证贷款,贷款到期时,他们如法炮制,“拆东墙补西墙”。如此疯狂诈骗整整3年时间,案发时,被骗金额达上千万元。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平阳县人民法院昨日公开审理此案。
“空壳老总”挥霍光,目光瞄上银行
据悉,平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信用联社)和中国工商银行平阳支行报案涉假的贷款金额共计上千万元,已被查实的有近500万元。其中,案件核心人物潘某涉嫌诈骗350余万元。
潘某是平阳人,今年44岁。“年轻时,他只是个小混混,在洞头一娱乐场所看场子。”一知情人士称,后来突然回到平阳,成为当地有名的老板:入股平阳“花样年华”KTV、合办“凯旋宫”会所、经营一混凝土公司、几年前又成立一家担保公司……外人不知道他究竟靠何发家,但都猜测他的资产过亿。据警方查实,2005年至2008年,他共花费180多万元,全部用于吃喝玩乐,包括吸毒、赌博。
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背后,实际这3年他已成为一名“空壳老总”,经营不善、挥霍无度,逐渐退股、转让、破产,以致将目光瞄向信用社。
造假极其“到位”,3年后才被发现
潘某的首个目标是平阳县农村信用联社联东分社,因他妻子郑某是该分社信贷员,且是该社审批中心分社的网点主管。
2005年12月,潘某组织人员,制造假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证,到妻子的信用社顺利贷款16万元。2006年11月,贷款到期前,潘某又制作假证,再次到联东分社贷款21万元,“拆东墙补西墙”。
郑某说,“潘某办这些贷款时,她曾怀疑过,因为有几套房产就在她居住的小区,但那些办贷款的人,从来没碰到过。”遇到这些疑问时,潘某都会“开导”妻子,称这些钱都是给他周转的,让“不要管太多”。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潘某还将目标瞄向中国工商银行平阳县支行。
潘某等14名嫌疑人,先后从苍南龙港买来空白假证,再找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制作好模板,将真实的个人信息和虚假的房产信息“嫁接”,制作40多本假的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在贷款时,他们考虑极其“细致”。比如,银行要得到一份由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合同登记证明书》才会同意放贷。他们不但伪造房产证,甚至连档案袋封条,也模仿到位。
据平阳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直到2008年下半年,平阳县农村信用联社的个别信贷员才发现其中蹊跷,有些作为抵押贷款的房子,根据地址查询竟查无此房,房屋地址是随意编造的。
去年10月、11月,信用联社、工行平阳支行相继报警,警方顺藤摸瓜,查出这一系列案件。
在昨天的庭审现场中,潘对其骗贷行为供认不讳,法院将择日对该案予以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