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承压气瓶,由于气瓶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使用,钢材材质逐渐老化,强度和承压能力大大降低,加之使用中会产生腐蚀、损伤、变形等缺陷,容易发生危险。尤其是一些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犹如一个个定时炸弹,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因此,关注气瓶安全,保证市民安全使用气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
难题:气瓶进入报废的高峰期
我市现有在用液化石油气钢瓶60余万只,其中大部分是在1993年后投入使用,按气瓶使用寿命15年计,我市已进入气瓶报废的高峰期,加上市场无序等因素,导致大量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在液化石油气市场中流通使用。据2009年底市质监局的抽查统计,全市流通的气瓶中有一半属于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约有30余万只。
为确保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使用安全,提高钢瓶的安全状况,自2009年7月份以来,质监局组织开展了液化石油气钢瓶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我市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报废更新工作。7月,质监局向全体市民发出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管理的通告。通告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充装、销售、使用从制造之日算起,使用年限已超过15年或检验有效期已超过4年的液化石油气瓶。
但是,整治工作面临三大困难,一是从2009年至2011年,我市气瓶进入报废的高峰期,报废气瓶数量急剧上升,报废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一个市场消化的过程;二是相当一部分气瓶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对液化气经营户送来的气瓶没有检查是否合格就投入使用,甚至明知是报废或超期钢瓶,仍然继续使用,为不合格气瓶的流通创造了条件;三是个别充装站为了牟取利益,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违规低价充装报废瓶和超期瓶,使不合格气瓶流入消费市场。
整治:四大举措重点突破
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的安排部署,质监局把气瓶整治列为难点问题重点突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液化石油气钢瓶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阶段取得实质性进展。
严格规定各充装站以每充装20只气瓶更换一只新瓶和一只检验瓶的进度,逐步淘汰更新超期气瓶和报废气瓶。同时,严禁各充装站充装报废气瓶,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各充装站均抽调1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持证人员,互派驻站,相互监督,督促充装站落实专项整治各项措施,监督新瓶和检验瓶的置换进度,填报当日充装和气瓶置换报表,实时反馈。同时,加强对充装站的监督检查,打击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按进度淘汰更新和检验。
加大气瓶安全使用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现场咨询、分发宣传资料等各种途径,向全市各气瓶充装站、检验站、经销商、用户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气瓶安全使用常识,从充装、销售、使用各个环节自觉抵制不合格气瓶的流通使用。
联合市政、交警、公管、安监等相关部门,开展气瓶专项整治统一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气瓶充装违法违规行为。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63人次,查扣违法充装超期和报废气瓶1367只,立案7起,有力保障了气瓶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效果:报废更新12万多只气瓶
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我市气瓶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约232417只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得到更新和检验,报废更新12万多只。进一步加强我市气瓶的安全管理,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工作,在保质的基础上加快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的淘汰更新速度,尽快完成剩余气瓶的处理,阻断报废气瓶回流市场的可能,并从监管、价格、资格审查、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全面规范市场,鼓励守法经营,以期彻底消除报废气瓶和超期气瓶对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