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千人下跪求见市长,市长无动于衷;乐清虹桥派出所只接警不立案,致使少女身陷色情场所2个月;某医院面对岌岌可危的病人,拒之千里之外……
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却屡屡发生在我们身边、见诸报端,引人深思、令人寒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碰到这些情况:群众远道而来办急事,窗口偏偏置之不理;病人家属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医生却声色俱厉;本来是群众“有困难找警察”,结果却变成“找警察有困难”等等。这种现象被媒体披露,称之为“职业懈怠”。然而,这种致群众利益于不顾、连最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的行为,哪是 “懈怠”两字可以搪塞过去的?
我们常说,“职业懈怠”是一种慵懒行为,对待工作没有积极的心态、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只扫门前雪,乐做“太平官”。对这种行为,要靠引导教育和纪律约束的手段,切实予以纠正和改善。而上述工作人员的“麻木不仁”,则是机关作风的痼疾,影响恶劣,我们必须予以坚决打击。我们抓作风建设,就是要把这些“害群之马”揪出来,予以严肃处理,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批”的目的。
在为这些事件感到无奈的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辽宁省庄河市原市长孙明因群体事件处理失当被责令辞职,乐清虹桥派出所民警李某、梁某等因接处警不规范,被警戒一次并调离岗位等等。虽然我们干部队伍中的这种“麻木不仁”的现象仍将存在,但各级党委、政府正本清源、问责追责的力度仍将加大。
当前,我市“转作风优环境”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前阶段组织开展了多轮明察暗访,处理了一批相关责任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各个领域、单位的作风问题还不少,群众反映“门好进、脸好看”了,事仍难办。按照市委“转作风优环境”活动的总体安排,时间已经过半,但任务仍然繁重,离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笔者认为,下阶段要深入推进“转作风优环境”活动,从根源上去掉作风“痼疾”,就必须按照市领导提出的“四个进一步”的要求,找准两个“突破口”:一是转作风优环境,要转在行动上;二是转作风优环境,要优在机制上。邓小平同志说过:“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靠制度来规范“事”,靠制度来约束“人”,以制度建设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火墙”,把懈怠之风和麻木不仁的习气都挡在了“墙”外,着力营造气正风清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