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9月6日第8版报道:新西兰南岛在遭遇7.1级的强震后,虽说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建筑物、道路、桥梁和车辆受损严重,大部分地区电力、天然气和自来水供应中断,余震不断。但目前除只有数名人员受伤外,没有发现人员死亡。
如此强大的地震,而且是在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却没有人员死亡,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这对克赖斯特彻奇的居民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奇迹也罢,幸运也罢,但这是一种偶然吗?
新西兰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频发。而新西兰的这次强震,并没有造成人员的死亡,是什么原因呢?据专家分析,这次强震的低伤亡得益于新西兰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归根结底,这还应该说是新西兰人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新西兰人在防灾方面措施比较得力。
我国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地带,也是一个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今年发生了玉树大地震,不管是哪一次大地震,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损失,更是人员的伤亡。当每一次灾害发生后,我们国家的重要领导会身处一线指导救灾,我们国家的群众尽己之力支援灾区,我们国家的媒体会积极宣传“救灾的成果”。总之,在救灾方面,我们国家是不遗余力的,是丝毫不会马虎的。
而在新西兰,由于地震没有造成人员的死亡,也就不需要举全国之力而营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两者相比较,就暴露出我们国家防范自然灾害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在防范灾害方面做的准备还不足。
我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那么,我们在防地震灾害方面就应该要做得更多,在房屋的建筑方面多下工夫,把地基打得更牢,把质量抓得更好,这样的房屋防震性能自然也会高一些,即使有大地震的发生,那带来的损失也会小得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