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9月8日第8版报道:今后,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将不再享受加分的优惠政策,代之为可报考定向考录的职位。
给“村官”加分政策的出台,是我国特定时期政府制定的一项特殊政策。它鼓励大学生到基层锻炼,这一方面,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提高村级领导整体的综合素质起到重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个别大学生能屈尊去做“村官”,就是看在“村官”加分的政策,再加上大学生“村官”的待遇由国家负担,这使得大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收入。于是,这些大学生们便试图以“村官”的职位为平台,给自己考公务员之路垫上一块跳板。
然而,一旦有了给大学生“村官”加分的政策,这对社会上其他考公务员的考生来说,就造成一种不公平。而且这考录加分不乏存在着猫腻现象,这更使得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变得云里雾里的,甚至不乏暗箱操作。
给“村官”加分的优惠政策取消了,并不是政府特意和大学生“村官”过不去,只是还给公务员招录考试一个公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你是一条大鲨,你可以在大海中遨游,如果你是一只苍鹰,你便可以在蓝天上翱翔。大学生“村官”只要自己有能力,又何须在乎给“村官”加分的优惠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