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季饮食调养(十二)

  四类人秋季吃鱼要注意

  秋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是不错的进补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祖国医学认为,食鱼要讲究对症,鱼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才能显现出来。下面列举常见鱼类的药用性能和食疗作用,供参考。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症。

  ■带鱼: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可用作慢性肝炎辅助疗法。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草鱼:又称鲩鱼,有青鲩、白鲩两色,味甘性温,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古人认为,鲩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风虚头痛,以其头蒸食尤良。

  ■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鱼。

  痛风患者。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一种物质,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此外,肝硬化病人和服用异烟肼的结核病人,也应少食鱼。

  (芳溪)

  本栏目特邀主持

  瑞医营养科主任

  戴福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温州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风行
   第14版:风行
   第15版:风行
   第16版:车周刊
今日生活指数
近期特价机票
专区
二轮电动自行车要登记备案
秋季饮食调养(十二)
转让布艺沙发
莘塍镇
多条道路施工
新高桐线
部分路段施工
瑞安市供电局9月16日(星期四)停电公告
今日广播电视节目预告
瑞安日报 服务 06 秋季饮食调养(十二) 2010-9-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