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于”和“优先”
■林小云

  近日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优先选用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觉得有点不是味儿。

  “优先”一词的解释是“放在他人或他事之前,多指在待遇上占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用“优先”的一般多是少有的东西。全国劳模是少有的,他们在某些方面享有“优先”的待遇;烈士遗属是少有的,在某些方面也享有“优先”的待遇;难道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是少有的,所以也要“优先”待遇?!

  词典里对“敢于”一词的解释很简单,就是有勇气有胆量做一件事情,或有勇气发表意见。“敢于”坚持原则听起来有点变味,难道坚持原则也需要勇气吗?坚持原则有什么可惧怕的吗?是什么东西阻碍干部不敢坚持原则呢?干部坚持原则是每个干部最基本的素质,就像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一样,人人都必须接受的事情,有什么“敢于”和“不敢于”之分呢?难道适龄儿童也要用“敢于”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来表达吗!?

  其实,“优先选用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提法很符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原则的干部常常碰壁,往往仕途受阻。他们经过仕途磨难,棱角也被磨平,也学会圆滑,学会应酬,学会奉承,以致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就越来越少。

  坚持原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就是丢官也是被人们所传颂的。但是,很多人因为坚持原则得不到上级的赏识,甚至遭到排挤而改变初衷,转入明哲保身、智者悠闲的行列。

  坚持原则本来不需要制度的鼓励和支持,现在却用“敢于”来修饰。“敢于”坚持原则也变成需要勇气,需要用“优先”的制度来支持和鼓励。这表明个别干部的党性已经丧失,需要及时挽救。挽救的办法不仅需要“优先”的制度做保障,更需要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是原则。然后广开言路,让人民群众按照原则反映真实情况,同时能保护反映情况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受打击报复穿“小鞋”。也只有这样,才有人“敢于”直言单位利弊,“敢于”监督和揭发不守原则的干部,我们社会的正气才会越来越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热线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服务
   第06版:服务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时评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休闲
   第15版:广告
   第16版:乐周刊
“5角”食品需要
校内外齐抓共管
老师写字不是小问题
追打民警
“敢于”和“优先”
个税上调
调的是民心
拒绝高考
瑞安日报 时评 11 “敢于”和“优先” ■林小云 2011-6-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