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报纸、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一条新闻:为期一个多月的个税修正案征集意见于5月31日结束,据中国人大网公布的数据,共收到23万条意见,创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而在这23万条意见中,要求提高个税免征额的呼声尤为强烈。
近几年,有关个税起征点调整的新闻持续升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知情人士、政府高官的每次表态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有专家分析,此次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将使得20%以上就业人群的赋税负担减为零,对提高中低阶层收入意义重大。笔者以为,这23万条意见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个税起征点的广泛关注,更是老百姓心声的集中反映。可以说,个税上调,调的正是民心!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国GDP年年以10个点的增长率傲视全球,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看看坚挺异常的楼市,看看飙升的油价,就知道钱都集中在少数利益集团身上去了。一个社会如果财富集中在少数群体手中,那么这个社会注定是不公平的。改革开放30多年了,先富带后富也带了30多年,结果是距离愈带愈大。看来这不是带,而是甩,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早已远远地将渴望富裕的人民甩开了。
无数事实证明,任何试图将平头百姓甩开的人,最终会被群众所抛弃。孔子说过一段经典的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为什么?因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执政者应该忧患的,不是经济贫困,而是分配不均;不是人口稀少,而是人心不安。如果人心不安,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如果分配不均,钱再多,又有什么用?相反,一旦均衡了,就不怕经济贫困;一旦和睦了,就不怕人口稀少;一旦安定了,就不怕政权危险。
今天的贫富差距,既有城乡发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有我们改革初期的体制机制造成的。像城市经济发展快于农村、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这样的现状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恐怕还要在未来二三十年中通过系列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我们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追求。但笔者看来,上调个税起征点未尝不是一种缩小差距的有效办法,哪怕效果微乎其微,对我们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也是一种大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