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逃也讲人情味,民警帮办身份证、结婚证,帮其家人找工作
逃犯心存感激投案自首
本报讯(通讯员 曹小花 记者 金汝)“多亏了你们……”昨日,33岁的谢某手里拿着“投案自首报告书”、结婚证和临时身份证,握着锦湖派出所民警的手说:“安心服刑,争取减刑,释放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我今后的人生打算。”
谢某是潘岱人,2006年4月20日伙同他人因涉嫌强奸罪在逃(另两名同案已归案)。他在广西梧州的一些工地上打工,艰难度日。
期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2009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是,谢某在逃亡时弄丢了身份证,无法办理结婚证,导致女儿户口无法登记入户,这意味着她以后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此事成了谢某一块心病。
而这也纠结着谢家人。谢父很关心儿媳妇和孙女的户口问题,及村里分房待遇等问题,
今年“清网行动”期间,辖区民警孙警官找到谢某的亲朋好友,发动大家劝谢某早日自首。
不过谢的家属了解到,谢某是累犯前科人员,可能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不配合。
在多次谈话中,孙警官了解到谢家人的心事,一方面承诺协助办理户口有关手续;另一方面找村干部协商村里的分房事宜。经多次思想工作后,村干部答应,只要谢的亲人将户口迁入,可以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待遇。
几天后,谢某就通过村委会主任,与孙警官沟通,表示愿意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在电话里,孙警官还主动提出为谢的妻子找工作。谢某听后,十分激动,于9月26日回瑞投案自首。
9月28日,孙警官陪同谢某从早忙到晚:帮谢某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证,处理谢某女儿的户口问题。
当天,谢某有了身份证和结婚证,妻子也有了新工作。昨日,他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向民警表达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