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躲在电话那头遥控指挥贩毒,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料,一段嘈杂的锣鼓声泄露了他的行踪。我市警方抓获4名毒贩,缴获毒品冰毒220余克、麻古100粒、大量毒资及贩毒工具。
近日,以四川籍男子杨某为首的4人贩毒团伙,被我市警方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顺藤摸瓜牵出毒贩
今年5月26日,塘下派出所抓获1名吸毒人员,从他口中得知毒品是从某KTV“坐台小姐”何某处购买的。
当晚,民警乔装打扮成吸毒人员来到该KTV,向何某求购冰毒。双方约定次日下午在塘下镇某宾馆前交易。
5月27日下午,何某携带冰毒赶来交易时,被民警逮个正着。
经审讯,贵州人何某交代,自己只是一个“马仔”,毒品是从上家“小顺”处拿的。
当天,民警在塘下镇塘西村一超市前抓获小顺。
小顺也有上家,但他不知道上家的姓名,也没见过面,只知道上家叫“小羊”,且每次都是上家主动联系自己,货放在塘下赵宅村附近。
锣鼓声让毒贩现形
民警以吸毒人员的身份联系了小羊,假意要购买冰毒。小羊一口允诺,但付款方式有争议:民警提议当面交易,小羊则要求先把钱打到银行卡里,再通知取货。
交易谈不拢,小羊挂断了电话。再打电话,已是“无人接听”。
线索似乎断了,民警手头只有一盘电话录音。
民警反复听电话录音,还真听出了线索:小羊的电话里充满了阵阵锣鼓声,而且接通电话后和周边的人说了一句话,大致意思是“隔壁店开张做活动,等会去看看”。
看来小羊的隔壁是一家店铺,当天开张。结合小顺的口供,民警认为小羊的住所在赵宅村。一打听,当天该村果然有一家电器店开业,请来锣鼓队助兴。
在当地村干部的协助下,一名杨姓四川宜宾籍男子进入警方视线。
杨某与女友舒某同居,两人均无业,但杨某每月都坐飞机去成都,然后坐汽车回瑞安。这一线索与一般毒贩“进货”的规律相符。
毒窝搜出大量毒品毒资
民警蹲点守候在杨某的出租房附近,同时再度与小羊联系,一口答应“先汇款、再交易”。
7月5日中午,舒某带着毒品出现在交易地点,被民警一举抓获。她交代,是杨某(即小羊)指使她送毒的。
随后,杨某在出租房内被民警抓获,房内藏着冰毒220余克、麻古100粒、毒资30800元,以及大量贩毒工具。
经审讯,杨某交代,今年以来自己多次从成都购买毒品到塘下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