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浙江省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实施办法》的规定,瑞安市审计局对201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今年的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看准、审深、实效”的审计理念,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和重要民生资金的审计,为推进瑞安经济、城市、政府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发挥应有作用。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1.4%,当年全部政府性资金支出107.2亿元,年末结余106亿元(含上年结余89.2亿元);年末财政资金存款92.7亿元。
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2亿元,完成预算的109.3%,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7亿元,完成预算的110.5%,比上年增长19.3%;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6.2亿元,完成预算的72.3%,比上年增长33.8%。政府性基金收入55.59亿元,完成预算收入的128.2%,比上年增长67.3%;政府性基金支出50.85亿元,完成预算117%,比上年增长116.6%。
——服务经济促发展,财源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完善和落实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动力。
——多管齐下促增收,财政收入创新高。加强收入分析,提高预测能力,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强化税种、行业的薄弱环节管理,开展漏征漏管户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规范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税征收。
——突出重点惠民生,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加大“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全力保障政府投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提高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不断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强管理,理财水平不断提高。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简化和规范国库操作流程,启用国库支付“一窗式”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预算结余指标清理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从审计情况来看,201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和完善。
一、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0年,市财税部门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夯实收入基础,优化支出结构,深化管理改革,完善运行机制,财政的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和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审计也发现,在存款资源利用、税收征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财政存款资源优势在政府融资中发挥作用有待加强
2010年末,我市在各商业银行的财政性存款达77.05亿元,分布在17个银行;向政府性投资项目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仅7个,贷款余额17.21亿元。目前存款和贷款由财政部门与政府融资平台分离操作,财政性存款资源优势未在政府融资中有效地发挥。如瑞安市农业银行的财政性存款余额达15.79亿元,居全市商业银行之首,但该银行近两年来未对政府性投资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二)税收征管工作需进一步强化
1、税务登记工作不到位。经比对工商登记和地税登记的数据,截止2011年3月22日,未进行地税登记或未正确登记的工商企业(个体)22705户,占总户数的28.7%。
2、虹桥路出租店面房房产税计税定额过低。按现行的计税定额推算,虹桥路15平方米的店面房年租金为10125元,低于虹桥路店面实际租金水平。
3、瑞安商城个体户国、地税税收征收定额不统一。审计随机抽查13户商城个体户, 发现国、地税税收征收定额全部不一致。
二、土地出让金审计情况
近年来,我市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土地出让金收支行为不断规范,相关部门对历史遗留的存量地块进行了清查、整理和落实。但土地出让金入库、存量土地收储和工业用地供地及后续管理等环节的一些问题需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部分土地出让金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
2010年末,滞留在“非税收入汇缴结算专户”,未上缴国库的土地出让金3.09亿元。另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上缴国库的土地出让金中,在“非税收入汇缴结算专户”存放时间超过规定时限(10天)的有126笔,合计金额42.32亿元。
(二)个别存量土地资产处置不到位
2004年4月,由于原瑞安市百货公司改制,市国土局与百货公司资产清算小组签订协议,对百货公司的城东市场路10号仓库地块(面积3143.6平方米)予以收储,但后续工作不及时,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处置。2006年初,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市国土局收储了丰湖街30号、67号地块(面积8949.7平方米),目前扫尾工作尚未完成。
(三)部分已出让土地存在闲置现象
审计调查发现,截至2011年3月底,2007至2009年度出让的33宗工业用地未按出让合同约定时间开工建设,总用地面积508.6亩,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75亿元。其中马屿镇2宗、仙降镇3宗、经济开发区10宗、塘下镇及汽摩配园区18宗。经分析,因村民阻挠、群众上访等原因闲置的18宗、因企业自身原因闲置的13宗、因政策处理不到位闲置的2宗。
三、民生事业审计情况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注重民生改善,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通过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新农合基金和医疗急救体系的审计调查,发现这些民生事业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2010年底止,全市共有幼儿园317所,其中等级以下幼儿园240所、占75.7%。在全市3555名专任幼儿教师中,有3139名不具有幼儿教师资格、占88%;此外,绝大多数幼儿园达不到生均建筑面积9平方米和平均每班配2名专职教师的标准。
2、公立幼儿园发展滞后。目前,我市等级以上公立幼儿园14家,在园幼儿5662人,分别只占全市幼儿园总数和在园幼儿总数的4.4%和9.5%;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7.3%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公立幼儿园。
3、幼儿园收费管理有待加强。一是部分公立幼儿园存在违规减免保育费现象。二是部分民办幼儿园收费不够规范,长效监管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二)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2010年9月底止,全市11所职业学校中有9所办学条件不达标,其中:校园占地面积不达标的有6所、校舍建筑面积不达标的有9所、在校学生总数不达标的有9所、教师人数不达标的有4所。
2、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技能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紧缺现象,如市二职和飞云职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分别为9人、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6.3%和2.8%,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20%”的标准。
3、生源难以保证。2010年,全市职业学校计划招收新生5300人,实际只招到4500人,而且在校生还在不断流失。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复参保。2009年重复参保2531人,致使财政多拨补助22.89万元;2010年重复参保2897人,使财政多拨补助37.80万元。
2、存在骗保、冒刷、拆方现象。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朱义珍等5人出具发票丢失证明,并以发票复印件进行重复报销,骗取基金总额1.18万元。上望街道卫生院等定点医疗机构医生利用冒刷、拆方等方式使基金流失5.33万元。
3、手工结报的植入性诊疗项目未按限额报销,存在多报现象。审计随机抽查41份手工报结植入性材料费单价大于2万元或人工晶体单价大于0.2万元且无限额的医疗费用报销档案发现,其中35份存在多报,按规定可报基数为44.50万元,实际报销基数81.93万元,可报基数多了37.43万元;按2009年最低的报销比率35%计算,基金流失13.10万元。
(四)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1、未建立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救助服务半径过大。我市的急救网络尚未形成,目前仅有市人民医院设立的“120”急救中心,其它市级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均未设立急救点,急救范围过大,与卫生部规定的城市服务半径5--8公里,农村服务半径10--15公里的要求相差甚远。
2、现有的急救中心资源配置不足。截止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9万,流动人口达54万,而120急救中心救护车仅8辆,与卫生部每5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的标准相差甚远。
(下转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