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 趣
■白 帆

  如果你到过我的书房,你会发现我书桌前的窗台上,一溜儿摆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也许你会认为,我是一位奇石的收藏者,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我连一个奇石爱好者也算不上,在写这篇文章以前,我甚至连什么叫奇石都不懂。这许多其貌不扬的石疙瘩,只不过是我多年来在旅游途中随手拾来作为纪念的,仅此而已。

  尽管这些石头不名一文,我却视如珍宝,不辞辛苦,费尽心机地携回家中,又把它们置于案前,朝夕相处,不为别的,只因为它们珍藏着我的美好记忆。看见它,我就会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一种感情,或者一个故事。

  如这块太湖石,玲珑剔透,形状奇特,那是多年前我在湖州与一位阔别50多年的战友重逢,同游太湖,在湖边的弁山脚下拣来的。它是我们之间战斗友谊历久弥新的象征,我一直把它放置在案头,并为它写了一首《咏石》的诗,用来时刻鞭策自己。

  再如那块白色珊瑚石吧,那是5年前的秋天,我随中国作家艺术家代表团去台湾访问,在宝岛东海岸边的一处满是珊瑚残骸的沙滩上拾来的,为此,离境时还闹了点小误会。旅行箱里的这个用破布严密包裹的不明物件居然引起机场检查人员的高度怀疑,把我俩从队伍里请出来 ,仔细地盘问了好些时间,险些误了上飞机,内子因此吓得一脸煞白。

  还有一块嵌着许多金色结晶体的石头,那是前年从甘肃到敦煌,翻越当金山口时在山脊上拣来的。那大漠深处的山真的和我们江南这边的山完全不一样,赤裸裸的,寸草不生,五颜六色的砾石铺满山坡,在夕阳的照耀下,色彩显得光怪陆离。回来后,询问一位搞地质的老同学,才明白山坡上的砾石那是露头的矿苗。

  其实,喜欢石头是人类的天性,因为人类的生存和石头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就有女娲氏炼五彩石补天的传说,天缺了一块居然可以用石头来补,可见石头的作用神奇而伟大。至于作家笔下的石头,更是富有传奇色彩,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有三部都缘起于石头。曹雪芹的《红楼梦》原名就叫《石头记》,讲的就是娲皇炼石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通了人性,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后所经历之事。吴承恩的《西游记》也不例外,他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便是从东海瀛洲一座仙山的顽石里蹦出来的石猴。一部荡气回肠的《水浒》故事也是从智劫宋徽宗赵佶的花石纲开始的,这个擅长“瘦金体”的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奇石收藏者。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这话说得非常到位。至于天然奇石,那更是天地之造化,大自然的精灵,它独立成景,自然成画,历来为人们所钟爱。有史以来,寻石、藏石、养石、赏石的风气盛行于中华大地,上至皇家宫苑,下至士大夫,就是平民百姓中乐此不疲的也比比皆是。

  北宋的大名人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癖,尝对石下跪,人称“米癫”。据说他在涟水府当太守的时候,监察御史杨杰听说米芾好石成癖,影响工作,便前往规劝,正当他老人家振振有词地数落米芾时,米芾从自己的左袖中拿出一颗石头,“其状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具,色极清润。”米芾把它举在手中,对杨杰说:面对这么好的石头你能不爱它吗?但是,杨杰不为所动。接着,米芾又拿出一颗石头,只见它“叠峰层峦,奇巧皆胜”前者,可杨杰还是不为所动。最后,米芾拿出了一颗奇石,这颗石头极“尽天画神缕之巧”,远远超过前两颗。他再一次对杨杰说:难道这样的好石头还不值得你爱吗?这一次,杨的目光被这奇石紧紧地吸引住了,他怔了半晌,突然开口说:“非独公爱,我亦爱也。”说完赶紧伸手把这块石头给抢走了。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论,赏心悦目的美石奇石,因它有千姿百态的造型,千变万化的色彩,总是人见人爱的,所谓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斯言是也!不过赏石的学问很深,非我辈一朝一夕所能学全的。我爱石,更因为它们来自脚下这片土地,它承载着我的感情,我的经历,它们摆放在狭窄的窗台上,在我的眼中,那是祖国大好山河的缩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专版
   第14版:金融
   第15版:金融
   第16版:金周刊
石 趣
父母呼,应勿缓
爱的流动
瑞安日报 人文 11 石 趣 ■白 帆 2011-1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