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耀庭:人大代表要多想多走多听
“人大代表就要多想、多走、多听,当好基层群众心声的扩音器。”连续两届当选为市人大代表,身为意大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的郑耀庭既感到高兴又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他感慨地说,这是家乡父老乡亲对他的信任,他绝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郑耀庭,1945年出生于我市侨乡枫岭,曾在乡里当过干部。1980年,他去了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他艰苦拼搏30多年,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如今,他不但拥有几家自己的公司、餐馆,而且成为意大利知名的侨领。
每年“两会”之前,郑耀庭总会走村入户,向群众了解情况,打听他们急需解决的事情,然后写多项建议交给大会。去年,他和其他代表一起提出建设平阳坑至高楼的道路,如今这条道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郑耀庭十分热心家乡的建设,3年来对家乡建设桥梁、道路、自来水设施、侨联大厦等出力出资,累计捐款70多万元人民币。
郑耀庭说,作为人大代表,必须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的生活起居。他十分关心山区群众的就医现状。他说,现在区划调整后,卫生院也有了“六大件”,但是懂得用的人少,很多设备平时只能闲置,优秀医生很难留在山区工作,群众要求方便就医的呼声很高。
山区的老人小孩就医十分不便,郑耀庭自己深有感触。有一次,他现年97岁的老母亲,患重感冒,在枫岭卫生院根本没办法医治,这让身在意大利的郑耀庭心急如焚,立即乘机飞行万里赶回瑞安,将母亲送往市人民医院就诊。在深入调研中,郑耀庭更是了解到,在山区,因为医疗资源不足等因素,导致不少本可以治愈的病人耽搁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因此,今年他准备再次向大会提出关注山区群众就医的建议。
郑耀庭还关心山区孩子的读书问题。他说,山区农民子弟文化水平相对偏低,所以更要从小关注他们的学习,要从学校师资力量抓起。现在不少华侨想将子女送回老家学习,让他们学一些母语,加强对家乡的感情。而山区学校的教育质量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送子女回家就读的积极性。现在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很成问题,有些老师心安不下来,我们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高美英:最大的心愿是多为居民办实事
对连续三届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的玉海街道西门河头社区党委书记高美英来说,她的荣誉不少,但她把这些荣誉看做是鞭策和鼓励,一心要“多为居民办实事”。
高美英随身带有两只电话,一只是她的私人手机,一只是与单位电话连着的小灵通。
“经常有居民在休息时间给我打电话反映问题,为了不会漏接电话,及时了解情况,我将家里的电话与小灵通‘捆绑’在一起。”高美英说,每天得接许多电话,最多一天达80多个,少则也有30多个。
因为长时间用手机、小灵通打电话,她时常出现耳鸣,高美英说这是“职业病”。尽管医生建议少通电话,但因工作需要,她离不了电话。
前段时间,因没日没夜地忙人大代表选举工作,高美英在社区工作时晕倒了,被送进市人民医院。但哪怕在病床上,她还是离不开电话,放心不下社区的工作,牵挂着社区建设的进度。
“在社区,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琐事,而这些琐事,对居民来说都是‘大事’。”高美英说,解决群众问题要讲究实效,能及时处理的,绝不拖延。
一次,一位居民向她反映,希望高美英出
面,帮助解决他与邻居家的垃圾车停放矛盾。高美英接到电话后,答应当天着手处理。
不巧,当天上午市慈善总会送来一批蔬菜,要赠给社区的低保户。等她安排送完蔬菜,天下起大雨。高美英冒雨来到那户居民家里做思想工作,得到同意之后,又叫来环卫工人挪走垃圾车。回去时,由于路太滑,高美英不慎摔了一跤,不仅全身湿透,而且伤了手,包扎了四五天才见好。
西门河头社区地处老城区,有2000多户家庭共6000多名居民,邻里间闹矛盾是常有的事。针对这一情况,高美英特地在不大的办公楼里划出一个小房间作为调解室,由社区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
针对社区老年居民、贫困家庭多的现状,高美英还想出很多扶贫帮困的点子,包括设立“党员基金会”、“党员先锋岗”、“爱心银行”等,每年利用募集的善款定期上门慰问老党员、特困群众及特困学生。
因为真心实意为居民办事,高美英深得居民的信任。走在路上,总有人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吃了吗”,“出去办事啊”……她也是热情地一一给予回应。
一声简单的问候,对高美英来说,犹如吃了一颗蜜糖,因为这是对她人大代表工作的最大肯定。
沈德尧:当好农民的代言人
曾为解决马屿群众的吃水难问题积极奔走,也曾为天井垟涝区整治呼吁献策,还常年奔忙于田间地头,将父老乡亲的心声带给党委和政府,他就是马屿镇岳一村党支部书记,市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沈德尧。
近日,记者走进岳一村一户居民家,拧开水龙头,一股干净的清泉喷涌而出,着实让人欣喜。“这水真清呀,用着放心,生活方便多了。”大伙高兴地说,“这多亏了人大代表们的努力”。
2007年,多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解决中西部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议案》,解决农村居民的“燃眉之急”,沈德尧是其中一名人大代表。随后,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加快实施饮用水安全工程”被列为一号议案。市政府决定实施“3721”工程,开始全面彻底改善我市供水状况。如今,岳一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而在我市同样受益的村还有很多。
天井垟片是温州重要的产粮大区和优质米生产基地。但因地势低洼,排涝河道断面不足,加上飞云江洪潮倒灌与顶托,天井垟片洪涝灾害频发,群众深受洪涝之苦。沈德尧等代表将群众强烈要求彻底治理天井垟的呼声及时带给市委、市政府。
去年4月,天井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去年约完成31公里河道疏浚和拓宽任务。一期竣工后,该片的农田排涝能力基本达标,村镇防洪能力明显提高。这让该片周边群众深感欢欣鼓舞,称赞人大代表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直夸政府把事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当农民代表,就要多关注‘三农’问题,当好农民的代言人。”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沈德尧时刻牢记职责,经常深入选民中,倾听群众呼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房集聚改造建设、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加快农村垃圾收集等,对这些老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沈德尧思考了很多,并用心去调研和归纳整理。
去年底,沈德尧再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他说:“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当前我市提出了‘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这对农村来说要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一是切实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二是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这将是我接下来提交议案、建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