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年之味
■吴也虽

  学校放假很早,赶在春运之前,结束了全部课程和考试。回家那天,微博上被“温州下雪了”给刷了屏。坐在长途车上时,“过年”这个词浮现于脑海。记得百事乐事曾做过一个很感人的广告:一名在火车站工作的父亲在接近年关时,陆续接到3个孩子来电,称不回家过年了,老人很落寞,于是,他就挨家挨户给街坊邻里送新年小礼物,孩子们在外因为一些事情触动,就都放下手头的事情回家陪老人过年。广告最后是老人和他的3个孩子在喜气洋洋的歌声中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画面着实感人。

  现今,和平年代,没有战火,也没有父母辈经历过的革命。饥荒、害怕、恐慌,这些词汇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对于生于战火年代的人来说,我们现在每天生活都如同过年。难以想象,如母亲所言的,她的童年时代是多么迫切想要过年,只为穿上一次红棉袄。更有甚者,过年是唯一能与亲人见面的日子。

  曾听很多人抱怨,年味渐淡。我们90后,尚且有如此感受,更别说是老辈人了。我们小时候的过年,有鞭炮,有年夜饭,有灯笼,如今也有,而且比之过去,只有更好。可是心,却是不满的。因为平日生活的富足,过年在印象中的隆重就变得平淡寡然。那些亲戚朋友相互走访的日子,曾经年少的我们是怎样不愿却又拘于祖辈流传下来的形式去应付式完成。对于某位长辈说的某某长高不少,胖了、瘦了、俊俏了、漂亮了等热络话,感觉是在讨论天气,如同天色好不好,下不下雨,刮不刮风。可是现在想来,心里却涌动着一股被关心的暖意。翻翻手机里的短信,是不是一条比一条更有新意,充满欢乐和喜庆。可是,总会有那么一条简单地写着:新年快乐,祝家人身体健康。

  其实,过年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彼此之间坦诚相向的交流。品过年之味,不只是家人坐下来吃顿饭,不只是收红包送红包,不只是购置年货,更不只是提着“脑某金”走访亲戚朋友。有时候,仅仅是一句“我回来了”,足以温暖人心。若觉得言语微薄,大可用行动去向亲人表达爱意或是感激。执手、拥抱,或是抚摸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感情如酒,愈酿愈深。在新年来临之际,若让你许个愿望,我想大家都会说的就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热线
   第04版:关注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金融
   第15版:金融
   第16版:广告

年之
憧憬
过年之幸福
过年之味
过年之憾
瑞安日报 人文 11 过年之味 ■吴也虽 2012-1-17 2